第八百九十六章:為國賦詞[第1頁/共3頁]
“笑話,這等案子都不能斷,養你們這些官有何用?”
蘇軾衝動地說道:“陛下果是千古一帝,臣佩服!前人有雲,以樂教和,陛下初創國歌,定然能集合漢群眾氣,壯我中原之勢!”
“這有甚麼好斷的,械鬥就是犯法,按《大順律》辦事就是了!”陸承啟硃筆一揮,寫了幾個行書字體,放到了一旁,“還怕有甚麼法不責眾?笑話,王子犯法,都與百姓同罪了,布衣百姓也想免責麼?”
陸承啟對著水銀玻璃鏡當真清算了一番衣裳後,才緩緩出了坤寧殿。先是到禦膳房吃了午餐後,纔在內侍、宮女的簇擁下,來到了垂拱殿。
蘇軾有點受寵若驚,天子賜坐但是莫大的名譽啊!
“蘇卿此言,正和朕意。王子犯法,尚與民同罪,便是做了官,也不能免俗!”陸承啟大筆一揮,寫就了判詞。
“按《大順律》訊斷便是,那孀婦守寡三年,已儘人事,何必再攔著不讓再醮?”蘇軾在宦海待得久了,也有點油滑了。
陸承啟正想提筆寫下措置定見,恰在此時,那宣讀口諭的內侍疾步小跑入殿:“陛下,刑部尚書蘇軾已在殿外恭候。”
陸承啟點了點頭,說道:“恰是這個事理,但那孀婦是一官員正妻,奈之如何?”
冇體例,飯要一口口吃,奏摺也要一本本批閱。
蘇軾笑道:“陛下過譽了,臣不過一陳腐墨客,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常常思來,甚為惶恐……”
蘇軾愣了一下,聲音放低了很多:“陛下,現在坊間公認,唯有玉小巧大師,方是操琴第一人,想必亦能譜曲。何不聘請她,將此詩譜成曲子?哪怕臣這詩詞不成韻律,她亦能化腐朽為奇異……”
隻見一個三十餘歲的中年人,自傲安閒地進入了垂拱殿當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長揖禮。
陸承啟見蘇軾豐神俊朗,不複野史上的淒苦流浪,心中也是欣喜:“我總算是竄改了蘇軾的運氣!”
“盤古開六合,女媧泥造人,燧人與我火,有巢給我屋,神農嘗百草,伏羲立衍聖,炎黃出渭河,中原始成國。你我本同根,原是一家人,血脈代代傳,炎黃有子孫。我們乃一族,便能成一國,此國名中原,大順百姓心!”蘇軾吟完以後,呐呐地說道:“平仄有些對不上,請陛下準予臣歸去,再潤色潤色……”
“陛下公然是信人,以法治國,善莫大焉!”蘇軾趕緊說道。
陸承啟已經有燃燒氣了,但轉念一想,這不就是官僚階層的特權嗎。平頭百姓的孀婦能再醮,為甚麼官宦之家的孀婦就不能再醮了?想必是那官員的父母挾威逼迫,那孀婦才如此盤曲。
那內侍快步退出垂拱殿後,陸承啟掃視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奏摺,頭都大了:“真的是偷懶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