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

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1頁/共3頁]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本來是出自太祖時的宰輔趙普。

“臣附議!”

人間的事情就是如許,你退一步,人家就進一步,得寸進尺就是這麼來的。

大慶殿中,氛圍好似凝固了一樣,極其壓抑。

不知多少年了,久到文官們都忘了方纔還興趣缺缺的陸承啟,先前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狠辣天子。血淋淋的經驗,彷彿都警省不了他們。或許文官們見陸承啟這些年來大多數都是和稀泥,隻要不威脅到新政、軍隊等東西,天子都表示得不算在乎。

趙普阿誰年代冇讀過多少書都能做先生,是因為在前朝統治下,百姓餬口困頓,底子冇有閒情逸緻讀書。趙普固然讀書少,但人家有真才實乾,要不然也做不到宰輔。這些文官看不到本質,隻看到“半部論語”,真是好笑至極。

……

阿誰官員倒也硬氣,嗯,或許是缺心眼,見不到陸承啟的神采都變了,還是侃侃而談:“漢武帝獨尊儒術,方能驅除匈奴,威震大漠;秦皇以法家治國,則二世而亡,陛下,臣覺得……”

“臣附議!”

“如何,朕未曾傳聞,儒術職位遭到打擊啊?”陸承啟故作驚奇地說道,“莫非客歲科考,有人竄改試題不成?”

這時候,在場的文官都看明白了,他的宦途算是到頭了。誹謗新政也就罷了,麵前的天子這些年來已經經曆很多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你還提獨尊儒術,豈不是想再規複元綬時文官領兵?這天子甚麼都能忍,千萬不能忍有人想要插手軍隊。你不見,現在樞密院內裡的樞密使,樞密同知,乃至上麵的文書,哪一個不是行伍出身?就憑你也想插手軍隊,元綬時一手遮天的楊太師都做不到!最多就是旁敲側擊,肯定文官領兵的人選。到打完仗了,兵符交上來,該乾嗎還是乾嗎去。打敗仗了,嘿嘿,連帶楊太師都要遭到斥責。久而久之,楊太師也不想做這個吃力不奉迎的事了。

這句誅心的話,終究讓這個官員覺悟了過來,嚇得趴倒在地,跪著說道:“陛下明鑒,臣絕無此意!”

做了天子的人,大多曉得這個事理。儒家隻能用來穩定社會,卻打不了仗。要想真正治國,非得在法家、兵家、墨家構造術上麵下工夫不成。

滿朝文官都向跪在地上的那官員投去一個自作自受的眼神,真的是不知死活啊!

“陛下,祖宗之法不成違啊!今匠人職位一再晉升,光陰悠長,絕非正道!”

“回稟陛下,當然是儒術方為正道!”

“臣附議!”

元綬時髦且如此,更何況是視兵權為禁臠的陸承啟?

殿外俄然傳來一陣馬蹄聲,不但是陸承啟,連帶滿朝文武都為之一震:“有軍情?”

這是說《論語》隻是當時“為兒童之書”,當過私塾先生的趙普天然熟諳。大順甫立,根底未穩,在儒家學派的經心誣捏和死力鼓吹下,“半部《論語》治天下”被炮製出來並不脛而走,也就不敷為怪了;其次,《論語》作為儒家典範,不管是在保護皇權至上,講究尊卑貴賤,調劑社會乾係上,還是在平常餬口中,對於順從禮教,保護倫理,束縛行動等方麵,也都顯得極其首要;再次,趙普貴為宰相,位高權重,但讀書未幾。所能誇耀,能夠拿得脫手的也僅是一部《論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