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1頁/共3頁]
陸承啟已經神遊天外,馮承平卻還在思慮著該給文宗換個甚麼廟號好。仁宗有了,憲宗也有了,就隻剩下一個聖宗了。莫非大順真正的第二個天子,要改成聖宗嗎?
陸承啟嘲笑,世上哪有這等功德,出兵出錢給你兵戈?冇有好處的事情,誰去做啊!想來這真臘也是緩兵之計,但願能爭奪時候,構築城牆,抗擊內奸。想通了這點,陸承啟淡淡地說道:“朕曉得了,明日例朝,朕冇時候見他,叫他隨時籌辦著召見吧。”
至於諡號“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天子”也是給他臉上貼金,元綬帝守成不足,進取不敷是真,那裡配得上甚麼“昭文章武”?陸承啟不無歹意地想:“如果我百年以後,諡號該如何寫呢?我手中有槍有炮,開疆擴土是免不了的了,莫非要把統統溢美之詞都給我嗎?”
馮承平把這個顧慮說出來後,陸承啟感覺這都不是事。他便宜先祖陸雲,一天天子都冇當過,都有了廟號太宗。給一個仁明的天子改個“聖宗”的廟號,又如何?
陸承啟籌算晾他幾日,嘿嘿,這時候想起大順來了,早乾嗎去了?
馮承平允待辭職,俄然想起一件事來:“陛下,真臘國遣使來朝,現在已入榻懷遠驛,其使者明言,有國書遞交。”
陸承啟風輕雲淡地說道:“此乃皇家之事,自是由皇莊出資。若用國庫錢銀,怕是天下人不平。”陸承啟不得不讚一下週芷若,若不是她用心運營皇莊,皇莊怕也隻是那幾個園林,幾百畝地罷了,成不了甚麼氣候。現在皇莊賺的錢,幾近劃一國庫支出。陸承啟有錢了,腰桿也就硬了。這叫甚麼,這叫“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更何況有了錢,陸承啟之前想做做不了的事情便能夠動手籌辦了。
陸承啟心機聰慧,猜到了他的顧慮,笑道:“文宗一名,記入史乘,確切有礙瞻觀。文宗武功武功,皆為後代表率,千古一帝,值得傳誦。偏生這廟號對不上,後代如何信賴其功勞?”
“嗯,準了。”陸承啟淡淡地說道,在他看來,廷議的甚麼都不是事。
大順遵守前朝軌製,一時不察,竟鬨下笑話。前麵想要挽救,可“文高宗”畢竟是不比“文宗”的名譽來得大些。因而乎那年的禮部官員,全都貶官放逐,也是一時奇案。幸虧大順以內統領極嚴,甚少人曉得有這件事,大師都習覺得常了。
陸承啟微微一愣,旋即便明白了。本來真臘國土雖大,可立朝已久,武備敗壞。察聞交趾磨刀霍霍,還覺得是向它砍去的,那裡坐得住?這不手忙腳亂地,遣使來朝了嗎!估摸那國書上不是寫著懇請大順出兵,就是抱怨進貢,但願大順服中調停,以免失了國土。
陸承啟心念一轉,俄然問道:“馮卿,朕想把文宗的廟號一併改了,你以為改成甚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