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1頁/共3頁]
兩本國書,都是差未幾的內容,陸承啟掃了一眼,也就冇興趣了。這些環境,陸承啟早就體味了,還要他們說嗎?並且他們的國書內容不儘詳確,避重就輕,如何不說本身先前也曾入侵過安南?這三個國度相互交戰,大哥彆說二哥。現在安南勢大,他們就跳出來“怒斥”,這一幕似曾瞭解啊……
陸承啟冇有悲天憫人的表情,對他而言,如何打劫最大好處纔是實話。以是他先是假裝兵力捉襟見肘,然後再獅子大開口,狠狠訛他們一把。覺得無前提出兵幫你們啊,做夢!
陸承啟歎了口氣,說道:“唉,你有所不知啊!我大順禁軍,多為北人。常日裡未曾到過密林,吸不得瘴氣。三國時蜀國伐南蠻,也要七擒七縱,皆因兵力不敷,叢林麋集之原因。且不說大理府到真臘,獨一幾條叢林小道,便是那瘴氣,都足乃至命了。朕雖非仁君,也懂珍惜士卒。這等殘暴之事,朕……做不來……”
這事理,真臘使者也懂,微微感喟一聲,也不說話了。占城使者卻質疑道:“陛下,既然不能從大理府過來,為何不從廣南西路直下交趾?諒那交趾,也不敢禁止上國天兵吧?”(未完待續。)
當然,這隻是真臘稍稍打盹罷了,如果然臘當真起來了,安南和占城加起來也不是真臘的敵手。畢竟真臘的國土、人丁、經濟都不是兩國能對比的。陸承啟通過監察司的暗報,曉得得一清二楚,也明白了真臘的戰役潛力,遠在安南和占城之上。
陸承啟沉吟了一番,氣憤地說道:“交趾一國,夜郎高傲。先前我大順與遼國開戰,有力南顧。交趾趁虛而入,掠我邊民,奪我財物,實在可愛。隻是現在,我大順兵力不濟,怕也是幫不了你們啊!”
真臘、占城使者搶先恐後地把國書遞給陸承啟,陸承啟讓高鎬去接了,拿過來一看。公然不出所料,乃是用天竺筆墨寫就。當然,另有漢字譯文在上麵,他們考慮到誠意題目,天然不會在這上麵打草率眼。
“陛下,下國使臣也有!”
當然,這已經是前朝的質料了。現在大順的造船業極其發財,已經將飛行光陰收縮到二旬日,便可到真臘。真臘的都城,如果用梵文音譯的話,就是“吳哥”,意喻“都會”的意義。從監察司的質料能夠看得出,這吳哥城彷彿很繁華,比擬長安亦不遑多讓。這都是因為真臘國泰民安已久,吸引了占城、安南、蒲甘、天竺等大小國度前來商貿。怪不得安南要打真臘的主張,本來真臘不但國土麵積大,還繁華非常。如此一頭肥羊在身邊都不會擼羊毛的話,安南也太不成器皿了。
真臘國或稱占臘,其國自稱曰甘孛智。現在大順朝廷按西番經名其國曰澉浦隻,大抵也與甘孛智近音。要到真臘國,須得乘船漂洋過海,有出國商賈寫下真臘國地理誌,雲:“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厯閩廣外洋諸州港口,過七洲洋,經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順風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又自真蒲行坤申針,過崑崙洋入港,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其餘悉以沙淺,故不通巨舟。但是彌望皆修藤古木、黃沙白葦,匆急未易辨認,故舟人以尋港難堪事。自港口北行,順水可半月抵其地曰查南,乃其屬郡也。又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日,過半路村、佛村,渡淡洋,可抵其地曰乾傍取,城五十裡。按諸番誌稱其地廣七千裡,其國北抵占城半月路,西南距暹羅半月程,南距番禺旬日程,其東則大海也。舊為互市來往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