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

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1頁/共3頁]

陸承啟算是拿捏住耶律仁先的七寸了,不急不躁,一心一意為大順爭奪最大好處。這不,“威脅”的話一出,耶律仁先就急了:“陛下,這就有失仁義了!”

冇等耶律仁先說完,陸承啟就插嘴道:“一戶人家十貫錢!”

陸承啟可貴嚴厲起來,板著臉說道:“如何是朕的不對了?”

陸承啟不顧大順威儀,舊事重提,就有些撕破臉的征象了。耶律仁先人老成精,那裡不曉得麵前這小天子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好處,才翻開的底牌?他這時倒是放下心來,大順小天子跳得越歡,越是義正言辭,那麼內心就越不想與遼國來一次硬碰硬的戰事。這類外厲內荏的景象,耶律仁先見很多了。

但是那一役,被遼國擄去了近五十萬戶百姓,今後做了契丹人的仆從。這件事,永久是大順建國以來,最大的熱誠。普通環境下,是冇人敢提起的,怕觸了黴頭。

陸承啟做了一個答應的手勢,自有高鎬送出崇德殿,一起送出宣德門。

耶律仁先聽了這話,心中“格登”一下:不給錢如何行!遼國就希冀著這筆錢度過這段苦日子呢!如果討不回錢,回遼國以後,耶律洪基不削死他纔怪。

耶律仁先當然也曉得這個事理,如果有這麼多錢銀,甚麼鐵器,甚麼餬口必須品買不到!但是無端端少了近兩百萬人丁,說甚麼也是不能同意的。

耶律仁先也不害怕,義正言辭地說道:“灤河一役,乃是陛下禦下不嚴,奉聖州邊軍偷襲而至。我遼國傷亡士卒,多達近萬。無端偷襲,是以不仁之戰;我遼國與大順商定在先,三年互不侵犯,奉聖州邊軍悍然出兵,是以不義。我遼國討取賠付,也是理所該當。陛下討取我遼國人丁,實乃胡攪蠻纏,非仁君之道也!”

耶律仁先吞了吞口水,艱钜地開口說道:“陛下,你這是能人所難啊!”

如何宏才大略法?劫掠仇敵的資本,是最好捷徑。因而,趁著漢人自以為遼國已被打怕,不敢入侵中原,放鬆了警戒之時,竟然率兵偷襲,長驅直入,直接打到了太原府晉陽城下。嚇得當時的太原府尹棄城逃竄,厥後被嚴明典刑。幸虧當時大順精氣猶在,又打回了長城以內的國土。

這是在陸承啟看來,人辯纔是最貴重的資本。物質能夠再生,且用時很短。可一個成年人,起碼得養十六年,方無能活。十貫錢買一戶人家,就算是三口人,也是很賺的。

耶律仁先一愣,心道:“本來這小天子打的是這個主張啊!十萬戶,起碼三十萬人,胃口真大!”

陸承啟聞言哈哈大笑,說道:“既然話說到這等份上,朕也不掩著蓋著了。於越所說,確切在理。但我大順所尊崇的仁義,是彆人先講仁義,我們漢人纔講仁義的。莫非要同仇敵講仁義不成?於越且說說,這六十年以來,你們遼國南犯過多少次,擄掠過我大順幽雲十六州多少百姓!莫非這就是仁義?或許於越底子冇想過這類題目吧?那朕奉告你!六十年前,幽雲十六州,另有公眾一百六十萬戶,現現在,獨一六十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