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回到古代做皇商 - 第45章 四五

第45章 四五[第1頁/共4頁]

王修晉的糧鋪在王店主受難之時,談下了幾個外縣供貨,現在來鋪子裡的客人比之前多很多。而之前從吳掌櫃那傳聞王店主是不籌算再做下去,王修晉也成心的打仗縣內的幾個供貨之人。所謂的供貨,實在就是一些跑到鄉間收糧之人,收的價不會太高,免於村民跑一趟,轉手賣給糧鋪,也賺不了多少,都是些辛苦錢,能夠頂著壓力讓王店主負債,是非常的夠義氣。

一抬眼,王修晉瞧見大哥的身影,忙往前擠了擠,大哥過來看縣令審案倒是讓他有些不測,細想想又在道理當中。大哥考取功名是為仕進,書院離縣衙又近,有審案之事,天然會過來看看。麵前的墨客可很多,所求的不就是如有高中之日,他們便有機遇穩坐堂中。王修晉擠到大哥的身邊,扯了扯大哥的衣袖。王修柏見是弟弟,便將弟弟攬到身前,趁便讓弟弟莫要開口。

王修晉籌算開口說的話隻能嚥下,彆說大哥站的處所實在不錯,隻要不閉上眼,便能觀衙內正堂全景。縣令身著官服,穩坐堂中,一手持驚堂木,一手扶案,一臉正氣,若不是頭頂標著貪墨銀數,另有幾件所行之事,怕是會被麵前的氣勢唬住。梧縣的縣令,不能用好與壞評定,貪墨便是好人?可縣令卻用貪墨之人建了義堂,縣中無乞丐便受益於義堂。說他是善,他又是斂財的小妙手,小小縣令貪銀十萬餘兩,可見本領。

一起上,王修晉不斷的思慮要不要買,他是有錢,可也不想過清楚目張膽而為。置鋪無益弊,他還冇有看出利大於弊,且大到能夠讓他頂著風險置鋪。

兩人坐在路邊的茶攤中,王修晉想不能王店主為何會想把鋪子賣給他。在他看來,他與王店主並不熟,王店主大能夠將屋子和鋪子拜托牙行,由牙行出麵幫賣,不出幾天便會賣出,雖說要給牙行些辛苦費,但也費心。

驚堂木一敲,刹時寂靜。

回到家裡,王修晉同母親談天時提起鋪子的事,王夫人倒是給了兒子些定見,如果有閒錢,便可買上一間鋪子,也僅僅是買一間,切莫多買。如許即不會獲咎人,也能交下王店主。若王店主再多言,大能夠直說冇錢。王夫人不知小兒子手裡有多少錢,在她看來敢不會有太多,即便是他產業出的糧多數拉進都城,但也賣不上多少錢。而大多的螃蟹,買出的錢聽著挺多,可一大師子吃穿用度,外加鋪子的開消等等,哪個不是錢,而大兒子的文房四寶哪個不需錢,若能再置鋪子,租出去倒也能補些家用。

衙門的正堂,王店主和小舅子分跪兩邊,相較之下,小舅子稍顯狼狽。王修晉和吳掌櫃擠在一眾文人中,身材矮小的王修晉即便是踮著腳也是甚麼都看不到。王修晉一邊在內心不斷想審案有甚麼都雅,一邊還時不時的踮著腳往裡瞄,然後還不健忘壓服本身,就當時看看前人審案是不是和上輩子看電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