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節 朝鮮忽悠日本演戲[第1頁/共4頁]
但是據楊潮所知,實在滿清壓迫朝鮮也不狠,他們就這一個藩國,也想學漢人王朝玩玩萬國來朝的遊戲呢,以是並冇有過分壓迫,不過在朝廷駐兵倒是有的,這讓朝鮮人如鯁在喉,卻又不敢抵擋,如同一個小媳婦一樣逆來順受,隻能盼望天朝能再一次挽救他們於鹵莽大漢的**威之下了。
最後在承天門下個人上馬向城上的故天子鞠躬施禮,然後謹慎翼翼的牽著馬退出幾百步後,才騎上馬分開。
金貞男隻能將朝鮮群眾盼天朝如同久旱盼甘霖普通的表情說了出來,還抱怨如何被滿清壓迫,如何讓他們出兵,讓他們上供等等。
早在當年隆武天子還在福建的時候,一大幫文臣就想到要從日本借兵了,還派出了朱舜水為代表,拿著天子國書去借兵。
這個期間朝鮮人對明朝的虔誠是不消思疑的,當年要不是明朝,朝鮮就亡國了,倭寇投資豐臣秀吉雄師把朝鮮打的就剩幾個港口了,是天朝出兵才趕走了倭寇,還將豐臣秀吉的人馬殺了大半,這纔給了留守日本的德川家康機遇,讓他最後能夠打敗豐臣家屬,成為日本的新一代幕府。
覺華島曾經是孫承宗構築的遼東堡壘群之一,這裡與寧遠城隔海相望,互為攻守,孫承宗運營寧遠城之築城與戍守,運營覺華島之囤糧與舟師,以為禦守重在寧遠城,糧儲則重在覺華島。
楊潮打皮島的啟事隻是因為皮島、登州和覺華島三島能夠構成一個大三角,覺華、皮島能夠從兩麵夾攻遼東,登州則是進步基地,互為照應之下。就彷彿當年毛文龍在的時候,讓清軍始終不安閒。
搞得朝鮮使者直接懵了,大明天子跑到了緬甸去了嗎,這是為甚麼呢,為甚麼呢……
最首要的,清廷本身都以為北京最為首要,以為楊潮的山東集結戰船,必定是為了攻打天津,然掉隊攻北京,或者是像鄭勝利前次一樣,突擊山海關。
但是他們做出的這類丟人事讓日本人再一次獲得了心機上的極大滿足,瞧瞧,天朝向日本借兵了。這申明甚麼?因而他們立即在史乘上記錄下,用極其煽情的描述敘陳述,日落之地天子,向日出之地天子借兵剿賊。
實在清廷早就不在乎朱慈煥了,當年他們抓住朱慈烺的時候,還在朝鮮使臣麵前誇耀,把朱慈煥打到緬甸去,他們都懶得誇耀了,以是朝鮮人竟然不曉得此事。
這裡疇昔就是作為寧遠城的後勤基地存在的。
遼東是一個方向。
以是朝鮮人的虔誠還是可托的,起碼比孫可望那種強多了。
楊潮在承天門跟小舅子朱慈烺站在一起,看著日本人騎著馬徐行從洪武門走進千步廊,這些人除了身披富麗的鎧甲,乃至連戰馬都披甲。帶鬼麵具,還打了很多大旗,上麵寫著“尊王攘夷”,“助明討逆”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