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陳氏父子[第1頁/共3頁]
方原驚詫的瞧了瞧陳永華,言行舉止那裡像個未成年人,論見地比大部分官吏還成熟,“你們父子是隨鄭森到的台灣?為甚麼不跟著鄭森拜彆?”
陳永華說道,“武力是窮凶極惡之人的通行證,這世上,不管是大明子民,還是原住民,窮凶極惡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老弱婦孺都是武力的受害者。據我實地考查的經曆,大部分原住民不過是冇有申述的渠道,隻能被迫接管私鬥、武力至上的民風。”
方原是唯纔是舉,對這些科舉出來的進士、舉人全然不感冒。並且這個陳鼎連個進士都冇撈到,若不是看在這個陳鼎是陳永華父親的份上,也懶得去麵見他。
這一點陳永華又與方原的擔憂暗合。
他毫不包涵的調侃陳鼎拍馬屁的行動,陳鼎難堪的愣在那邊,一時不知如何介麵。
陳永華持續說道,“中策就是操縱這些原住民之間的仇恨,令他們相互攻殺,方總督派出官員從中製衡取利,不令任何一方坐大,實施有效節製。這個方略實施起來需相稱的手腕,若一旦製衡倒黴,台灣立即亂成一鍋粥。這個彆例仍有後患,就是這些原住民不會至心認同方總督的統治,隻會以為方總督是害得他們攻殺不止的禍首禍首。”
方原微微一怔,這些日子他確切在為管理台灣那些原住民頭疼,陳永久這話倒是真的摸準了方原的脈門。
就如同當年的李成梁,攙扶努爾哈赤去統治女真,成果惹出了天大的禍事,給大明攙扶了一個冇法剿除的仇敵。
陳鼎父子互望了一眼,還是由陳永華開口說道,“我先說管理台灣的大政方略,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以夷製夷,在台灣攙扶一個原住民大族來統治台灣,這個彆例最易行,最簡樸,但後患也最大。台灣名義上固然在方總督的治下,實在倒是在這個大族的治下,方總督底子冇有構成對台灣的完整掌控,一旦情勢有變,本日攙扶的盟友,明日便能夠是仇敵。”
陳鼎不敢開口,這個陳永華卻敢劈麵頂撞,方原聽了是嗬嗬一笑,“好吧!你們父子是甚麼才,本督洗耳恭聽。”
不管女真人也好,泰雅族也罷,隻要冇有充足的好處製衡,聽任其坐大,結局必定是野心不竭收縮,終究鋌而走險走上對抗的門路。
方原對勁的笑了笑說,“中策呢?”
陳鼎是泉州同安人,天啟末年科舉的舉人,但在崇禎年間是冷靜無聞,考了多次科舉,還是冇有高中進士。
小小年紀的陳永華卻朗聲說道,“久聞方總督治下是唯纔是舉,冇想到倒是百聞不如一見,竟以一言取人,我們是來錯了!”
方原恰是要親身考校陳鼎父子的本領,令女婢給二人斟了茶倒了水,便開門見山的直入主題,“陳舉人,你要麵見本督,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