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國風光慘不支[第1頁/共3頁]
此中:中原地區的王朝固然王朝改換頻繁,但邊境相對保持穩定。期間,後唐雖長久的同一了北方,但好景不長,被石敬瑭以向契丹稱臣,許下割讓盧龍一道和雁門關以北地盤的信譽,祈求援兵為代價割讓給契丹,也就是後代所熟知的燕雲十六州(或稱幽雲十六州),這十六州彆離是:幽州(治今北京市)、薊州(治明天津薊縣)、瀛州(治今河北河間縣)、莫州(治今河北任丘市)、涿州(治今河北涿州市)、檀州(治今北京密雲縣)、順州(治今北京順義縣)、新州(治今河北涿鹿縣)、媯州(治今河北懷來縣)、儒州(治今北京延慶縣)、武州(治今河北宣化縣)、雲州(治今山西大同市)、應州(治今山西應縣)、寰州(治今山西朔州市東北)、朔州(治今山西朔州市)、蔚州(治今河北蔚縣)。自此,攻守易行,契丹成為懸在中原地區頭上的一把尖刀。
安史之亂今後,大唐王朝的國力每況愈下,一蹶不振,再也冇有真正實現同一過,吐蕃、回鶻等外族不竭對大唐王朝構成威脅,藩鎮盤據、武將兵變、農夫叛逆接連不竭的產生。從公元756年6月13日,因安史之亂,唐玄宗攜楊貴妃、楊國忠等後宮和少數大臣逃出長安奔向CD開端,大唐王朝的天子前赴後繼、樂此不疲的開端了出逃路;公元763年10月,土蕃犯境關中,唐朝宗倉促逃往陝州;公元783年11月涇原軍叛變,唐德宗倉促逃往奉天;公元880年,黃巢軍達到潼關,未顛末大的戰役,唐軍便“喧噪燒營而潰”,大寺人田令畋挾持唐僖宗和部分後宮狼狽逃出長安;再到公元885年,李克用因對朝廷重用朱溫不滿,起兵南下,大敗朱玫,進逼長安,田令畋再次挾持唐僖宗和後宮西逃鳳翔;公元886年,田令畋又挾製唐僖宗逃到寶雞,籌辦入漢中;公元896年,李茂貞攻入長安,唐昭宗逃到華州;公元901年,李茂貞和朱溫混戰,朱溫累勝,在此環境下韓全誨劫唐昭宗逃往鳳翔,投奔李茂貞,902年李茂貞被朱溫擊敗,昭宗被挾持回長安;一向到公元904年,朱溫逼迫昭宗和百官分開長安和關中,並將他們遷往洛陽。在這斷時候內,統治個人主動或被動分開長安達到9次之多,長安城被攻破也達5次之多。堂堂一國天子,為避禍,逃出都城的事就呈現了9次,都城因混戰也被攻破5次之多,這在汗青上也能夠說是空前絕後、史無前例的。一國已經天子、皇都如此,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治下的百姓更是餬口恓惶、苦不堪言。在天下各地,蕃鎮節度使掌有處所政權與大部分藩鎮盤據兵權,也多數成為世襲製,不受唐王朝的統治。故而,晚唐的政權首要以停歇兵變為主,而得空顧及經濟文明等方麵的生長。並且,天子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已無實權,導致藩鎮盤據局麵構成。最後,各方紛繁離開唐王朝的統治而成為各自獨立的政權。此時的唐王朝能夠說是內憂內亂重重。但名義上唐朝仍然存在,並且在某些階段,藩鎮權勢必然程度的遭到了打擊,朝廷的權力曾一度的得以規複,如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安定淮西後,河南、河北的藩鎮曾被迫獻地從命。到907年(唐天祐四年)朱溫廢唐哀帝自主,就連大要的同一也不複存在,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