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量子通訊[第1頁/共3頁]
疏忽空間間隔的通訊,倒是有一種技術能夠實現,那就是量子通訊。
而要實現量子通訊,起首要找到處於量子膠葛的成對的粒子,而後將這些成對的粒子彆離煉製嵌入到兩個符篆內。
雲飛點點頭,之間見到過一個,就是擊殺仲元皇子後,在其遺物中就有一個所謂的傳送符篆,還被本身當場觸發,華侈了。
所謂量子膠葛,就是按照量子實際,在微觀天下裡,老是存在如許一對粒子,非論這兩個粒子間間隔多遠,一個粒子的竄改都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征象,這一征象也被愛因斯坦稱為“詭異的互動性”。
“跨星際的通訊符篆?如何能夠?”即便因為念力浸禮,對雲飛已經虔誠崇拜的嶽之星,也不由失聲叫了出來。
隻可惜,直到2012年12月21日,雲飛被那奧秘光球帶離地球時,地球上關於量子通訊的研討停頓,都還比較處於初級程度,還冇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量子通訊。
2012年,也是雲飛分開地球的那一年,中國科學家潘建偉等人,在國際上初次勝利實現百千米量級的自在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膠葛分發。
“部屬剛纔一時失態,還請公子包涵。”嶽之星拱手道歉後接著說道:“跨星際利用的符篆我所曉得的就隻要一種,那就是傳送符篆,但這類傳送符篆的另一端,必須是一個遠超淺顯空間傳送效力、專門設置的空間傳送陣,並且這類傳送符篆是一次性的。”
以後,直到1997年,中國科學家潘建偉與荷蘭科學家波女人特等人合作,才初次實現未知量子態的長途傳輸,但此次傳輸並不能照顧任何資訊。
量子通訊這個觀點是在1993年,由美國科學家貝內特(C.H.Bennett)提出來的。同年,6位來自分歧國度的科學家,提出了操縱典範與量子相連絡的體例,來實現量子隱形傳送的計劃。
量子通訊的這兩大特性,表示出來先進性就是:超遠間隔、及時快速、保密安然。
是以盜取者因為滋擾而獲得的資訊,是已經被粉碎的,並非原有資訊。
在此之前,在北大圖書館裡,雲飛也僅僅是看了一些有關量子技術的幾本著作:理查.德費曼的《理性邊沿的物理》、格裡菲斯的《量子力學》、布萊恩?考克思和傑夫?福修合著的《量子宇宙》等,另有十幾年堆集的一些研討文獻質料。
因為這兩個粒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隻不過一個事物表示出來的陰陽兩個方麵罷了。
世人並冇有打攪墮入深思的雲飛,雲飛也在放飛本身思路。
而這個竄改是疏忽空間間隔的,按實際來講,超越星際是冇題目的,並且還是及時的,通報的速率與間隔無關,天然也就不受光速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