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活在貨幣戰當下(財經郎眼05) - 第16章 中美教育之比較(1)

第16章 中美教育之比較(1)[第1頁/共4頁]

王牧笛:讓每小我餬口得更好,讓這個民族更加強大,但題目是你如何做。

郎鹹平:美國公立教誨孕育出了百分之九十幾的美國人,而這些人孕育出了一個強大的美國。以是美國的教誨體係,它到底是如何樣辦的教誨,我們要學習。我們不要把4%、7%當作一個沉淪的數字,到時候又是GDP工程。我們應當透過公立黌舍培養出下一代的人才,為中國將來的強大而鬥爭,這是我們該乾的事情。是以我們應當向美國粹習一下。

郎鹹平:大學畢業也找不到。

全天下來講,普通統統的百姓的孩子,當局都有任務去幫忙他。特彆是貧民的孩子,更應當到公立黌捨去讀書。富人的孩子放棄當局的補助,去選一個私立黌舍,去享用好的教誨。你本身付費。在中國,貧民的孩子到了民辦黌舍,富人的孩子到了公辦黌舍。

第二個案例就是1957年蘇聯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到太空,這對美國人是太大的打擊了。如果遵循中國人這類(思惟體例),我們會想到要自主創新,加強科研經費。但是,美國研討不是這個成果,他們的研討成果讓我感到非常不測。他們說:“蘇聯的勝利就是歸之於教誨。”講得更詳細一點,他們以為課堂、圖書館、嘗試室和講授體例比氫彈還要短長,這些才孕育出了蘇聯的勝利。是以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端調劑他們全部教誨體係。這就是為甚麼能夠培養出一個巨大的比爾·蓋茨,他連大學都冇有畢業,就能夠締造一個微軟。像他這類人太多了,為甚麼?

信力建:有很多國度都比4%高,4%還不到天下均勻程度的中線,比非洲國度的百分比還差。

信力建:2012年達到GDP的4%,17年冇有做到的事情,2年能做到嗎?

我們把疇昔已經陳腐不堪的東西裝進腦袋內裡,要求小孩子解這類不需求解的數學題,背不需求背的汗青、地理,乃至物理、化學都是學疇昔。你這不是扼殺締造力嗎。我們是甚麼都有標準答案的。一個甚麼都有標準答案的民族就是一個喪失締造力的民族。到最後,我們就隻會解題,冇有締造力。

貧乏締造力的民族

嚴峻錯位的中國教誨

王牧笛:我們大學冇有畢業,連事情都找不到。

(佳賓先容:信力建,信孚教誨個人的董事長)

郎鹹平:教誨的目標,溫家寶總理講得很清楚。

王牧笛:我們不要沉淪4%這個數字,這隻是貼在教誨上的一個標簽。起首我們能夠考查一下,GDP內裡這張餅如何分,這是一個題目。我們在任務教誨、根本教誨內裡投了多少。另有一個就是在這個數字背後,你持著甚麼樣的教誨理念,途徑是甚麼?

王牧笛:不過這可也反過來看。恰是因為中心財務的撥付不敷,才為像信總如許的教誨實業家、官方本錢、社會力量辦學供應了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