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1頁/共3頁]
次日寅末起家,夏季夜長,這個時候天還是黑的,跨院裡已經熱烈開了。當值的宮女辦理好,聞聲宮門外的首級寺人拍掌,列好隊往各宮去替代上夜的人了。錦書挑了燈往外務府去,薄薄的楫口鞋踩在雪地裡咯吱作響。好輕易進了廣儲司的大門,掌事寺人坐在大案背麵,聞聲有人進門,連眼皮都冇翻一下,隻問:“乾甚麼來了?”
握住了大鄴命脈的宇文瀾舟加快了殛斃過程,奉侍六宮的宮女寺人幾近剮殺殆儘,慕容氏的十二位皇子殺了十一名,隻要最小的皇十六子,因為他母舅做壽出宮湊熱烈才倖免於難。
錦書曉得和上了年紀的人論不出是非來,隻要抿嘴笑笑,把借來的兩個不灰木的爐子點上,一口鍋裡上麵,另一口鍋裡燒湯好涮羊肉。不時地撥一撥炭,轉頭對張媽媽說:“您老先上炕焐著,我這裡成事了就端到炕桌上來。”
錦書笑道:“彆講這些虛禮了,天冷,一擔擱就該涼了,媽媽快趁著熱吃吧,我來服侍您。”夾幾片羊肝放在她右手前的小碟子裡,每布一回菜,張媽媽就曲起五指輕叩桌麵,表示叩首報答,一頓飯下來,篤篤之聲不斷於耳。
張媽媽嘴角微垂,淒惻道:“千歲是多麼福厚的人,當年我在排雲殿當差,先帝爺心疼千歲,連上朝都讓千歲坐在膝頭上,滿朝文武哪個不是三跪九拜。眼下老奴磕個頭,如何說受不起呢?”
張媽媽是個認死理的人,她梗著脖子剛強地說道:“不管現在誰做天子,在主子內心,千歲就是千歲,是金枝玉葉,是鳳子龍孫,是我們大鄴子民的帝姬主子,這些主子永久忘不了。”
她冇體例刺探,劣等雜役也好,宮女也好,屬於哪個宮就紮根在那裡,以是她隻要在這深宮中苦等,但願哪天能獲得永晝的一點動靜。有一回貼在牆角聽一個剃頭寺人和掖庭掌事的提起前朝皇子,雖隻要三言兩語,卻得知了承德天子派出去尋訪十六皇子的羽林軍白手而返的喜信兒。她歡暢得兩夜冇睡好,隻要不落在宇文瀾舟手裡,永晝就另有活路,隻要他還活著,姐弟就有相見的一天。永晝比她小三個月,是端肅貴妃的兒子,模樣兒好,腦筋也好使,他總能探聽到她在那裡,總會想體例帶她出去的……
錦書請個安,“陳諳達大禧,我來領鐘粹宮份例的白棉紙。”
宮女們受不住凍都回屋去了,掖庭和寢宮分歧,地下不供炭,一到寒冬時節冷得牙關直顫抖。錦書看著那滿地明晃晃的雪愣神,站了一會兒想起另有鍋灶碗筷充公拾,忙打了綿簾出來。冷水裡一通刷洗,凍得十根指頭蘿蔔似的,再往洗臉的熱水裡一泡,又脹又麻,直癢到骨頭縫裡去。
現在想想,本身真是個脆弱的人,為甚麼冇和大鄴朝一同滅亡呢?或許是東昌事情時本身年紀太小,一個七歲的孩子曉得甚麼民族大義,不過一心想活下來。至於一個亡國公主今後的路應當如何走呢?曾經大誌勃勃度量複國抱負,躺在炕上對著帳頂指導江山。可當宮廷嚴格的端方落到她身上時,除了夏季長滿凍瘡又疼又癢的手腳,她的內心再裝不下彆的了。如何把比本身還高的水缸蓄滿,如何能躲過掖庭令的刁難?鬥誌一寸寸被消磨掉,複國變得遙不成及,沉重的勞作壓得人連氣兒都顧不上喘,獨一顧慮的隻要弟弟永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