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甲午之軍工霸世 - 第四百七十章 最大的贏家

第四百七十章 最大的贏家[第2頁/共3頁]

1910年的大英帝國如果將殖民地也算出來,產業總產值已經幾近達到了天下總量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的占比則在去產能以後敏捷降落到了18%,至於德國,比美國還要再低一點,已經完整有力應戰英國,並且它跟英國之間的差異還在持續拉大,以德國容克一貫的欺軟怕硬,是絕對冇有膽量鋌而走險的,至於德皇威廉二世,不管膽魄還是權威,都跟小鬍子相去甚遠,是以德國隻能像俾斯麥下台之前的時候那樣收起本身的虎倀,向英國人裝乖賣萌,擺出一幅人畜有害的模樣......

英國固然在三國大戰中贏利豐富,但是這類局麵幾近是一邊倒的戰役,最大的贏家永久隻會是克服國。通過《樸茨茅斯條約》和《倫敦條約》,中原共和國的國土麵積擴大了一倍還多,固然這些地盤大多質量不佳,但是幾近2000萬平方千米的廣寬麵積擺在那邊,光是地下埋藏的礦產資本就足以讓李暉樂得合不攏嘴。

英屬加拿大戰前隻要不敷500萬人丁,但是以其根基前提,就算2000萬、乃至3000萬人丁也不難贍養,隻是南邊緊挨著各方麵前提都更好的美國,絕大部分來到北美的移民都被其分流走了,加拿大始終都隻能分到一點殘羹殘羹,因此人丁一向都獨一美國的十幾分之一。也恰是因為人丁嚴峻不敷,英屬加拿大的產業一向很難生長起來,才隻能靠賣資本混日子。

而老張伯倫認識到這一點後,用心加以操縱,今後愈發高調地鼓吹中英友愛,乃至還消弭了針對中國商品出口的禁令(注1),以便讓加拿大更好地吸引歐洲移民,英屬加拿大的人丁更是飛速增加,其本土化過程也不竭加快,成為英國經濟和產業的最大增加點。

固然中美兩國已經握手言和,但是人都看得出美國很不平氣,而墨西哥題目仍未處理也毛病了兩國完整和解,說不定甚麼時候這兩個大國就要再打一次,是以歐洲人想要移民美國的話,就得先衡量一下此中的風險。

固然嚴格來講,德國產業產品的均勻質量還是要比英國貨稍好一些,但差異小到必然程度以後,英國主導西方天下話語權的上風就凸現出來了,在英國媒體的決計指導下,德國產品重視質量的特性被說成了“性價比低”,再加上這個時空的瑞士產業獲得了超乎設想的生長(美國不再安然以後,大量的國際本錢湧入了這個永久產業國,使其敏捷生長為天下緊密機器產業的龍頭老邁,而這本來是德國產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