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身兼三台[第1頁/共3頁]
“建國國策,哪一個又不是茲事體大?”
“大哥,真是太夠意義了。”
趙匡胤聞言很當真地想了想道:“風險,很大,如你所說,這商行隻要能一向贏利,則我趙宋鼎祚就會一向穩如泰山,但是如果賠了……”
“你應當也看出來了,我在惦記取場院,我籌算把這些錢拿出來扶植一個商號,野心,就是讓這個商號去逐步替代場院,從而讓軍隊完整脫產,今後,這個商號或許能成為我們大宋的第四司也說不定。”
趙匡胤聞言不由墮入了沉思。
“賠不了,信我。”
趙光美卻不屑地笑道:“與民爭利?或許吧,我也料定必然會有人以此為來由反對,不過大哥,甚麼是民呢?如果做買賣是與民爭利,莫非把他們,和那些退伍老兵放出去大肆的兼併地盤,就不是與民爭利了麼?到底哪個是真正的民呢?”
“大哥,天下非是我們姓趙的一家之天下,這個題目是要你來考慮的,我們大宋到底是該與士大夫共天下,還是該與牙兵共天下?這個題目,隻要我們這一代還能選,今後的後繼之人冇有我們這麼高的聲望,恐怕是想選都選不了的了。”
“相反,如果從工商當中贏利,下限固然不穩,但是上限,倒是幾近無窮的,再如何賺,侵害的最多是那些豪強、商賈的好處,是不影響那些基層百姓用飯的。”
此時聽趙光美這麼說,他也涓滴不敢再輕視本身這個弟弟了,特彆慎重地扣問道:“那依你之見,這錢,應當如何樣去花呢?”
“冇撤,官家的意義是,讓您先兼著。”
“民不加賦而軍用足?”
趙匡胤此時必定是冇想到這麼遠的,但是要說他對這些一丁點感受都冇有,都不曉得,那也未免太小瞧他了,無外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我……此事,茲事體大啊。”
“統統的股分,每十年增發一次,增發稀釋出來的股分由朝廷認購,無償派發給十年中退伍卻有功績的老卒、有軍功退下來的老將。”
“加,秦王趙光美為中書門下平章事,全權賣力籌辦大宋皇家商行,三省六部,儘力共同。”
人家也理直氣壯:俺跟官家是兄弟,說好的有福共享有難同當的,兵權都交出去了,這些莫非不是俺們應得的麼?
“這麼多?如果是旁人的話,我隻會感覺是在吹牛,是在胡說八道,但如果是伱的話,我還真要信上三分,但是這麼多的錢,會不會,與民爭利?”
為甚麼北宋幾近是獨一一個不按捺地盤兼併,乃至鼓勵地盤兼併的王朝?因為一開端就冇個好頭,趙匡胤是鼓勵他的這些結拜兄弟們去兼併地盤的。
“殘剩的六成中,石取信等人和他們麾下親信牙兵能夠共享此中三成,再拿出三成來,能夠分享給那些,在軍中退役十五年以上,有功卻退休的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