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入鄉[第3頁/共3頁]
楊錦時哦的一聲,不再搭話,心想當真有如此之巧的事?本來楊興鄉是個大鄉,鄉裡有二三十個村落,林蕭恰好去的是他地點的楊家掌。楊家掌本來不叫這個名字,之前叫甚麼誰也不記得了,隻是傳聞這是楊家將當年練兵的處所,以後有些傷殘兵士,冇法上陣也在此涵養,他們有的是楊家的舊部,有的本地百姓也慕名楊家將,誌願入軍,很多遺孤被楊家收留改姓了楊,楊家掌有三十多戶人家,乃至有十六七戶姓都楊。楊錦時雖是個莊稼人,可粗中有細,心想:不會是有人設下甚麼套,讓我用心帶他們回村的吧?當下轉頭細心張望,卻不見有人跟從。轉眼又想,楊家掌的路也不是奧妙,如有人要去,問路便可,若說設想,也冇需求那麼費事,莫非他們是衝我家而來的仇敵?又一想,方纔在樹後已聽到這父子是被人逼上死路,不像假裝。這林蕭也算條豪傑,隻願本身受死保全孩兒;那林煜小小年紀,卻願和父親同存亡,也不是貪恐怕死之輩,不由令人暗佩。就算是有人設想,我怕他何為?
天氣將近傍晚,三人終究走到了楊家掌村口,楊錦時道:“林大哥,如不嫌棄,先住在我們家吧,農家小地,雖接待不周,但家父是楊家掌的村長,能夠挨家挨戶幫你尋問,你可有個歇腳的地兒。”林煜聽了,眼眶一紅,拱手道:“錦時兄弟,我父子二人先是得兄弟你脫手互助,才撿了條性命,又得你一起伴隨來纔到楊家掌,現在還要叨擾府上,兄弟的大恩大德,我林蕭不曉得何時才得以回報啊!”他這話說得發至肺腑,腔調一聽便是至心透露。楊錦時聽了,忙回禮道:“林大哥客氣了,小弟習武之人,本該行俠義之事,並且這也算不得甚麼。不是有那麼一句話,是甚麼……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他讀書未幾,說到這裡,竟想不出甚麼詞來,隻想到這一句。林蕭也聽得出他言辭中的誠心,便緊緊握住楊錦時的手,說道:“錦時,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啊!”
林蕭看著不解的楊錦時說道:“楊兄,是如許,我父子二人正要去楊興鄉的楊家掌尋一名故交,隻是我二人一起探聽找到四周,還冇到楊興鄉,便被仇家追上了。方纔本覺得我父子隻是為人案板上的魚肉,隻想安設了煜兒,我再出來受死,多虧楊兄脫手相救。那位故交若在,或可保我父子此後安然。不知可否勞煩楊兄帶路,帶我父子去楊興鄉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