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神轉折:大同歌 第三更奉上[第1頁/共4頁]
我輩要答覆大道,將中原再引回正路,就必須有人殉道,有人圖將來。太師殉道召來了克思等人,克思殉道也必然能召來更多的後起!”
地主退佃,這在前朝就是忌諱啊!除非是惡客欺主,明顯歉收卻不交租子,不然就是官府也反對退佃的。因為退佃就是絕了耕戶一家的活路。
‘這大抵就是賢人吧?’劉升望著方四秀才,滿臉都是敬佩崇拜的神采,深深一禮,“先生高義,門生不堪佩服,願隨先生,以身殉道!”
方克思卻搖點頭,暖和地看著劉升,“升之(劉升的字號),你還年青,也冇有通達孔孟大道,還不曉得甚麼是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這一次你不需求殉道,你要留著有效之身當一個後起!
如此掃蕩一番,江南的空中就會清淨很多,就能以此為基地出兵撻伐南番印度,開辟明洲新大陸了。
他停頓半晌,看著遠處巍峨的臨安城牆,彷彿有萬千感慨:“太師公生前所言:無有死者,何故召後起;無有生者,何故圖江來……現在太師公就義殉道已經快有一載了,是時候輪到我們這些後起挺身而出了!”
方克思彷彿猜到了劉升的心機,隻是淡淡一笑:“摩尼教有光亮清淨天下,要打掃暗中,光照人間,陳德興的《太一光亮經》上也有一個地上天國,說甚麼物產極大豐富,大家各儘所能,按需取物。但是現在他已經有了天下,卻放縱軍戶地主退佃驅貧,又窮兵黷武,撻伐四方。以是……現在是我輩儒生高唱大同之歌的時候了!”
方克思用近乎崇高的腔調說道:“我的大道就在《禮記.禮運》之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好,故交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傲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 ,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而讓十幾萬人堆積在錢塘江邊上,實在也是陳德興用心為之。引蛇出洞嘛!讓這些人呆在鄉間都是不安寧身分,不如把他們勾出來,然後一併捉去修江都城。
“這新朝甚麼時候開科舉啊?現在的官都太不講事理了,還是疇昔的官人好……”
“聽秀才們的準冇錯,人家見多識廣,若不是新朝鼎立,多數都已經考長進士了。”
而就在台州貧戶們宿營的時候,一身孝服的劉升已經悄悄到了方四秀纔跟前兒。劉升到底是讀過書的,天然曉得現在這般鬨法有多大的風險。上麵的貧戶天然是法不責眾,他們不過就是要討口飯吃,陳賢人再不講理也不會把他們斬儘撲滅。但是作為領頭肇事之人。隻怕難有甚麼好了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