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降大功 求收藏[第1頁/共3頁]
李庭芝也是喜形於色,他固然有個濠州知州的調派,但是並冇有上任,還在撫司當參議官,替賈似道運營軍事。賈似道固然督軍十幾年,但畢竟是科舉出身的文官。知兵的程度和李庭芝如許在孟珙軍中出身的進士還是不一樣的,計謀上麵他能夠批示,但是實際戰役擺設還是要李庭芝在賣力。因此昨日一戰“大捷”到甚麼程度,對李庭芝宦途的影響也非同小可。
不過不測歸不測,廖瑩中卻冇有回絕收禮――他是奸臣賈似道的親信,天然是贓官貪吏了。
翻開禮單一看,廖瑩中更是訝異了一下。這禮品可頗重啊!人蔘、鹿茸、虎骨……這都不是江南所產,需求從兵荒馬亂的北地或高麗購入,天然是物以稀為貴了。這陳德興能拿出如許的厚禮,必是有所求了。
“如果真的,但是大捷啊!”賈似道咳嗽一聲,換了個喜出望外的神采,“斬了一千韃子的頭,他們起碼丟了三千條性命……蒙古韃子攏共纔多少人?怎禁得住如此折損?祥甫,你從速隨梁機宜去看,如果真的,速來報吾!”
鎖廳試是專門麵對官員的解試,通過解試便是舉人(宋朝的舉人不是畢生的,而是一次性的,隻能去插手一次省試),有資格去插手來年的省試搏個進士功名了。不過插手鎖廳試的官員是不能擔負任何調派的,天然也就冇有體例分潤軍功了。
“彆的,再去問問梁崇儒,是想持續在軍中當機宜,還是想去插手鎖廳試。”賈似道又道。
這但是天上掉餡餅了!他固然因為上書號令抗蒙得了些名譽,又進了賈似道的幕府,還獲得了個謄寫機宜筆墨的調派,但是……畢竟不是官!他這個謄寫機宜筆墨的調派不是在撫司而是在武銳軍,二者但是天差地彆的。武銳軍的都統製不過是剛夠著橫行官(從七品右武郎到正五品通仕大夫之間的十三階)的武夫就能當的調派,是以配給武銳軍的文職幕僚就不必然要有官身了。
……
隻要有點軍事知識的人都曉得,斬首的數字必然是小於敵軍實在傷亡的,凡是隻要敵軍傷亡的幾分之一。斬了一千顆韃子首級也就意味著起碼有三千韃子被殺!而韃子的傷亡,凡是也隻要蒙古漢軍的幾分之一。如果三千韃子被殺,漢軍的喪失起碼上萬!
“真的,相公不信,能夠再令人去看。”梁崇儒梁大名士臉上的笑容也粉飾不住了。
“北虜首級四百十一,蒙古漢軍的首級有二百一十五,彆的還掠得戰馬四十八匹!”
而此時的文士要得個官,也是極其不易的。首要的路子就是科舉、蔭補、保舉三途。科舉就是考個進士,難度自不待言。蔭補則是拚爹,梁崇儒的爹爹生前隻是個從八品的文官,底子冇有資格給他賺個蔭補。而保舉……那得看賈似道的表情,同時也要看兩淮火線的戰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