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頭疼的魏良卿[第1頁/共5頁]
萬曆四十六年(1618,天命三年),努爾哈赤以為明廷偏袒女真葉赫部而心生不忿,憤然公佈“七大恨”,起兵反明。
王杲常常率兵突入大明地界,萬曆二年七月,朝廷命李成梁出兵征討。王杲兵敗被俘,被押送京師處斬。
此戰,建州左衛的塔克世做為明軍領導,戰亂中被明軍誤殺。遼東都司隨便給了點賠償費,這個做法相稱的不隧道,但李成梁是遼東土天子,他的才氣和權力比同期間的名將戚繼光還要大,塔克世的兒子努爾哈赤隻能熱誠的接管了這點賠償。
而此時的六堡,冇有大兵壓境,冇有糧食饑荒,不管如何,都不該該、不能放棄,但李成梁放棄了。萬曆三十四年(1606),李成梁正式放棄六堡,並遷走了這裡的十餘萬住民,將此地拱手讓給了努爾哈赤。
收了補償金複興兵?這未免太大膽,太豪傑了吧?要曉得以當時大明在遼東的權勢,隻要動動小指頭就能殺死努爾哈赤,不,是李成梁動動小指頭就能碾死努爾哈赤!
現在常威做到了!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後金與明的第一場關頭戰役――薩爾滸之戰發作。楊鎬帶領四路明軍合擊後金軍,籌辦直搗後金大本營赫圖阿拉。
要說後金還得從女真人提及,女真人一向居住在遼東,分為三部,最強大的一部是建州女真,他們在長白山西麓,鬆花江和遼河道域一帶繁衍生息。
這是一個弊端的決定,是一個無恥的決定,李成梁不但喪失了計謀重地,毀滅了十餘萬人的故裡,還以此向朝廷報功:招安邊民十餘萬,實在不知恥辱至極!
李成梁庇護努爾哈赤,和局勢無關,他認定這是一個聽話的親信,是一條好狗,能夠替本身咬人,殺人,劫奪財產,培養權勢,讓李家成為遼東說一不二的存在!努爾哈赤恰是如許做的,他主動請戰,和大明無關,隻因為他認定,李氏家屬是盟友,是背景,是好主子!
萬曆二十年(1592)朝戰發作,李如鬆受命出征,此時,努爾哈赤主動請纓,要求跟從李如鬆,是以隻能說:他們,是一夥的。
隆慶四年(1570年),建州右衛王杲沿邊反叛,被擊斬,其子阿台持續和明軍對抗。遼東總兵李成梁策動進犯,崩潰建州三衛,今後部落零散,各自為政。
瀋陽城堅炮厲,易守難攻。但城中降兵叛變,被後金霸占。同年,後金軍攻取遼陽,天啟五年(天命十年,1625年),後金遷都瀋陽,並改瀋陽為盛京。
四路軍的主帥彆離為山海關總兵杜鬆、遼東總兵李成梁次子李如柏、開原總兵名將馬芳之子馬林、遼陽總兵劉鋌。但是,明軍諜報卻泄漏給後金軍,使後金軍早有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