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微冶誠[第2頁/共4頁]
婚後,姚冶誠與蔣介石二人一向冇有生養,蔣介石把蔣緯邦交給姚冶誠扶養。姚冶誠視蔣緯國如已出,對其各式珍惜。蔣緯國生得聰明靈巧,曉得討大人的歡心,對養母也是極其孝敬,這也是姚冶誠無數日夜與孤單相伴的日子裡,最大的安撫吧。
“千山越,秋水望,情短藕絲長。”蔣介石與姚冶誠的豪情,始終就像這烏黑的藕一樣,藕斷絲還連。1927年,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宣佈與妻妾離開乾係後,姚冶誠帶著蔣緯國居住在姑蘇,其間,與蔣介石常有手劄來往。蔣介石的列車路過姑蘇時,姚冶誠也會帶著蔣緯國到車廂裡與蔣介石小聚。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返國後,在故鄉豐鎬房補辦婚禮,姚冶誠也帶著蔣緯國前去。抗戰發作後,姚冶誠搬家陪都重慶,看望緯國成為蔣介石與姚冶誠會晤的最好藉口。1947年,蔣介石委派蔣經國佳耦、湯恩伯和故鄉賬房先生等人來到上海,慶祝姚冶誠六十歲大壽。
蔣介石對陳潔如解釋納妾一事時,又是一番說詞。“1916年,刺客到處尋覓我,要刺殺我,我藏身於姑蘇的‘姑蘇樂土’。在那邊,經人先容我熟諳了做歌女的姚氏。她是一名嬌小小巧的美女,長得很誘人,我和她成為很好的朋友。有一個對她感興趣的有錢人大發醋勁,幾次警告我不要和她來往,並當著世人的麵,讓姚氏表示和我分離。當姚不承諾時,阿誰傢夥竟將一盤魚翅菜扣在姚的臉上,姚被燙傷了。我聞知非常氣憤,決定把姚帶出那家樂土,納為侍妾。姚對我的行動非常感激。”
……
婚後二人也曾度過一段幸運光陰。當時候他們一起來到上海餬口,經姚天生的叔父先容,姚天生在八仙橋一帶處置殯葬、腳力等活計,姚冶誠也到富人家做仆人。因為兩小我都勤奮肯乾,垂垂攢下了一筆積儲,手頭寬廣起來,兩小我將小日子過得風聲水起。可惜,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就像冇法留住每一處轉眼即逝的風景,我們也冇法反對每一出世命歸納的哀思。手裡有了閒錢以後,姚天生染上了吃喝嫖賭的惡習,略不快意,動輒對姚冶誠非打即罵,手中的財帛散儘,餬口入不敷出起來。姚冶誠對丈夫落空了信心,單身一人來到一個名為“群玉坊”的倡寮裡做孃姨。孃姨也稱為“小大姐”,就是專門奉侍初級妓女的人,賣力辦理她們的衣物金飾和服侍梳洗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