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頁/共3頁]
這些佈局和操縱,一環扣一環,勝利大破了突厥雄師。
“此戰,乃是我大華與突厥最大的一次國戰,絕非朕一人之功,是統統的將軍、將士眾誌成城,共同儘力的成果,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全軍將士,英勇殺敵,每小我都有功績,歸去以後,會論功行賞。”
“陛下,那些部落首級和突厥隨行的幾位貴族官員,求見陛下。”
“繳械兵器和戰馬!”
羅昭雲當場交代了出兵擺設以後,帶著侍衛親軍和禦林軍回返火線大營,將安息清算一下,把捷報動靜送回長安,然後不日返回都城,在朝朝堂政務了。
“不錯,有句話說得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成沽名學霸王,我們大破突厥,可集合兩支精銳軍隊,出邊塞,一支殺入草原,奔襲東部突厥的幾個首要部落,趁著他們空虛,給他們形成必然打擊和傷害。”
羅士信、程知節、秦瓊等人,都抱拳請命,他們目前的爵位還不高,需求軍功來增加爵位,眼看同一戰役就要結束,今後恐怕冇有這麼多大仗可打,以是,不想錯過此次單獨帶兵出去建功的好機遇。
“臣等領命!”
突厥人固然英勇、蠻橫,但是,也並非完整不怕死,明曉得冇法突圍、冇法活命的環境下,抵擋已經冇有了意義,丟掉了兵器,上馬屈就了。
當年大隋分化了東西兩個突厥以後,西麵突厥已經遷徙到中亞之地,在西域中東一帶定居,另一部分突厥權勢,留在了東部,隋朝劃出了一些河套之地,給這些胡人部落囤聚,跟著時候推移,草原部落堆積過來很多,使得這東部的突厥在強大,成為邊疆之患。
這些武將們興高采烈,發自肺腑地獎飾,絕無虛情冒充,因為這一次破匈奴之戰,在他們每小我心中,都非常震驚,看為典範伏擊戰。
“服從!”
“謝陛下!”四周的將領、士卒們,全都神采大喜,歡暢起來,有了功勞,才氣不竭進步爵位和俸祿,在朝廷中的報酬纔會越來越好。
最後使得突厥可汗和彆的部落首級,偶然戀戰,完整冇成心誌在逗留了。
當大隋鼎聲時候,突厥人還能消停一些,不敢大肆南下反叛,到了大業年間,隋朝內鬨不竭,突厥就開端不循分了,先有雁門之圍,隨後突厥攙扶了幾個抵擋大隋的中原諸侯王,成為王上王,對中原虎視眈眈,垂涎已久。
眾將士聞言,都來了精力,本覺得戰役結束了,想不到陛下另有新的任務。
“陛下,臣情願帶兵前去,直入草原,滅掉幾個突厥部落!”
遵循軍令安排,很多人馬賣力清理疆場,一些傷員被抬出來,運往臨時搭建的傷虎帳停止療傷,多量軍醫已經感到,正在包紮傷員。
“陛下,不知這襲敵,但是要出關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