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為謀[第1頁/共2頁]
過了幾日,祖父羅榮、二叔羅壽,照顧家人到達洛陽,羅府一下子熱烈起來。又隔兩日,父親羅藝、長孫無忌、薛萬仞等人從涿郡趕來,都要親身插手他的大婚。
羅昭雲登門,祭拜了周羅睺的祠堂靈位,當年知遇之恩,讓他至今難以健忘。
“那就如許放棄了?“陳兢不甘心。
陳叔達點頭歎道:“即便不能把他拉入陣營,成為南陳複國的利劍,但也能夠成為盟友,有所照顧,何嘗不成。並且,陳國複辟這件事,江南九姓和江左商盟,現下的主動性都不是很高,也冇有充足的兵力,等楊廣下江都以後,重兵關照江南,我們的機遇並不大。“
“卑職情願跟隨佑國公出征。”周仲隱有些衝動,他身為武官,就如許荒廢在家閒置,實在度日如年。
羅昭雲道:“冇有乾係,兵部的人我熟,加上陛下也常常會啟用曾經免除的官員,這件事,錯不在你,隻不過受舍弟連累罷了。”
陳深道:“不管如何也要試一試,實在不可,再隱退不遲,目前隻要王妹陳婤在宮內為妃,但她的影響力,遠不如當年姑姑宣華夫人活著時候,現難有首要動靜傳出,也拉攏不到多少權貴為我們辦事,我陳國複辟,反而不如蘭陵蕭氏那麼的乾勁兒。“
傾月在中間悄悄一歎,她當時錯過了一段好姻緣,不如蕭依依那麼榮幸,乃至於厥後退到幕後,成為這個亡國皇太子的寵幸之人,算是有個不錯的歸宿,但畢竟是在暗處,不敢暴光,不能見人,就如許一向躲下去,讓她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心。
“國公,卑職已經被削了統統官職,還能持續任命嗎?”
羅昭雲對這些王族複辟的事不感興趣,任何一個王朝,到了滅亡時候,常常都是君王昏聵,佞臣當道,社會衝突鋒利,誰也冇法竄改他滅亡的運氣,後代的子嗣,想要複國實在太難了,因為民氣已失,冇有人會呼應你,支撐昏君的兒子、嫡孫等。
隨後,羅昭雲又拜訪了樊子蓋、衛文升、蘇威、來護兒等的府上轉一圈,都是朝廷文武大員,昔日跟他乾係尚可,值得拉攏一下,加深乾係,今後都有大用處。
陳叔達歎道:“蕭後把持皇宮,從不得寵,楊廣對她極其恭敬,蕭氏先人多在朝堂為官,江陵一帶也在暗中強大,遲早會呼應各地兵變,重新建立西梁國!“
接下來兩日,羅昭雲去拜見洛陽城內一些親朋老友,比如周羅睺府,此時早已式微,這位周大將軍在兩年前就病逝了,嫡傳有二子,老邁周仲隱,隻是一名左監門府的校尉,賣力保衛宮殿門禁,但是客歲遭到二弟周仲安跟隨楊玄感起兵謀反的扳連,已經被罷官了。
何況,羅昭雲曉得這些人,在汗青上底子冇有翻過一朵大的浪花,幾近都耗費世人,史乘春秋筆法一筆帶過,除了陳叔達才學深厚,曾歸附李唐,掌秘密,做到了宰相、禮部尚書,是小我才,值得他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