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第1頁/共4頁]
哎……為父曾經滄海,餘生裡,也不再作另娶彆人之想了。隻望能儘我之力,保得玉兒你,一世安然喜樂,為父心願,足矣……
看看現在圍著黛玉這朵奇葩的人吧,不要說妙手了,竟然都是些林府的姬妾。妾者,下人也。光是這些人的身份,就已經屈辱了她,更不消提教她甚麼了。長此以往,待到談婚論嫁之時,這幼失所教之誤,不免為人詬病。
汝母之病,城內幾位大夫,各說紛繁,此中蹊蹺,莫可言喻,為父如何不知。哎……為父總領鹽政,明裡督管江南鹽事,暗中兼察百官功過*2。其利之厚,其權之大。……此乃為父得蒙皇上賞識之恩,自當失職儘責,報效朝廷。但,說句誅心的話,皇上就是對為父再放心,又怎能毫無背工?……你那幾位姨娘,俱是各有來路的……
都說美人如花,暫拿花兒一比。她出身林家,就如同本身是一粒名花的種子,可謂根正;且又得了母親這位大師閨秀的細心薰陶、時候攙扶,這六年來才長得賢靜端莊,詳確婉約,是謂苗紅。但蒔花之道,貴乎耐久。母親這位初級花匠已經分開她了。而她這棵名花,還隻是顆花苗,離真正的長成,仍有很長一段時候。如果不找一個與母親級彆相稱的花匠來持續照顧她、教誨她,則難保她,嗯,如《天龍八部》裡段譽所評的茶花般,本應是本“十八學士”的,若最後隻長成了本“十三太保”也還罷了,如果最後長成了“落地秀才”,那就大大的不妙了(此處為我誣捏,這三蒔花應當不是一個種類吧)。哪怕冇有產生變異,但若無妙手經心種植庇護,她這株“十八學士”的絕品,很能夠連花都一定開得出來呢。
蓋是以三點,為父雖萬分不捨,卻也但願你能進京,憑藉於你外祖母……
賈府裡的那位外祖母,在信裡,向父親指出了一個,他之前冇有考慮過的題目――之前他也不需求考慮到這個:黛玉年幼喪母,失了母親的教誨,這於女孩兒的生長,是極倒黴的,倒黴到,會影響她的畢生大事。
隻是這等內容,又無人開班講課,又無公允公開的考評標準,如何辯個吵嘴?常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師蜜斯,養在深閨無人識,如何得見?又何故得知品性?也不知哪個笨伯,想出這麼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體例來,以女孩兒跟從何人長大為準。這出身崇高之人,德行就必然尊敬麼?黛玉向來對此非常不屑,她倒是感覺,很多時候,人,越是往社會的上層,就越無德,隻不過更會裝虛假罷了,待得做了皇後這般的人物,隻怕也就集虛假之大成了。小時礙於母親嚴命,她也隻得入鄉順俗。但現在見竟是以此為由,賺她入京,怎不氣得紅了小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