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聖旨到[第1頁/共4頁]
二人絕口不提欽命的事,一起疇昔,隻是酬酢,偶爾說幾句笑話,讓背麵跟著的官員們一頭霧水,不曉得的,還當他們是老友相逢,這薑大人是來探親探友的。
這聖旨出奇的長,很多人聽了這麼長長的一段,頃刻有些胡塗了,欽命不是來定罪的嗎?如何廢話一大堆,滿是題外話?這聖旨裡隻說近年來水旱瘟疫的災情接連不竭,現在太原又產生了地崩,朕非常憂心忡忡。對此,朕想,是不是因為朕的政策有甚麼失誤,或者行動有甚麼不對?還是因為天時不順,天時冇有發掘,還是人們相處的不敷和諧,對鬼神的祭奠燒燬了呢?
這話再明白不過了:傳聞當代帝王冇有超越周文王的,霸者冇有超越齊桓公的,他們都是依托賢人的幫忙才成績的功業。朕看天下的賢才,那裡有聰明能與平西王比肩的人?
比及了知府衙門這邊,中門大開,接旨意的香案都籌辦妥了,薑敏和沈傲對視一眼,道:“平西王、駙馬都尉沈傲接旨意吧。”
統統人鬆了口氣,前麵一句朕不問,就是朕不信賴,以後又說沈傲忠心耿耿,也算是慰勉一番。真正的罪惡不是不忠,隻是驕橫,驕橫能夠敲打,能夠誅心,但是不忠就是極刑,闔家抄斬。
莫非……這是一份獎掖聖旨?
貳內心不由感慨,平西王這欽差,按事理該當論功行賞,現在倒是待罪鎖拿,實在令人唏噓。
沈傲當即肅容,在香案之下拜倒,道:“臣接旨意!”
薑敏挽住他,不由歎道:“平西王好安閒,隻苦了薑某了。”隨即安閒一笑道:“這太原,總算冇有白走一遭,今曰見了這裡,才曉得平西王的才調。”說罷放低聲音道:“幾位王妃在汴京還好,安寧帝姬已經產下一子,這事兒你也曉得,現在這孩子非常安康,你不必擔憂。祈國公在大理寺也還算照顧殷勤,衛郡公托老夫給你問個好。”
豔陽高照,一隊殿前衛呈現在太原西門,擁簇著一輛馬車緩緩而來,門卒見了,當即飛報欽差行轅、多數督府,一時之間,全部太原城各衙門車馬紛繁朝西門而去。
沈傲點頭,正要站起來,便見烏壓壓的人突入廳中來,為首的竟然是童虎,以後是一隊隊的校尉,人數足有上千之多,從裡頭往外看,看不到絕頂,大家都按著儒刀,神采猙獰。
廳中的官員都不由倒吸了口冷氣,連薑敏也不由地神采驟變,內心想,還真是叛變嗎?但是隨即又感覺不對,若說廂軍、邊軍乃至是禁軍叛變,他還信賴幾分;但是校尉叛變,他倒是不信的。
過了半晌,沈傲打馬帶著一乾校尉過來,前麵跟著梁建等人。
二人邊往城內走邊說話,其他官員和車馬肩輿隻能尾隨在背麵。幸虧這太原此時恰是萬人空巷的時候,街道上的人零寥落落,倒也冇人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