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天子詔書,大封百官![第1頁/共3頁]
天子非常慷慨地發詔,除了記念已故大司馬袁紹以外,重點就是封白曉文擔當大司馬之位,有開府建牙之權(冇寫錯),領冀州牧,兼管冀、青、幽、並四州!
李淑儀低聲嘀咕了一句,她感覺還是公子好聽一些。不過白曉文倒是欣然受之。
荀彧等文武世人聽了高乾的表忠,對於白曉文的敬佩,更深了一層。
直呼“主公”,董昭表態非常明白。
幽州軍休整一夜以後,次日東進,護持天子鑾駕,趕赴鄴城。
當然,即便封了這兩人,也一定能做到安穩過渡,但是白曉文做必定要這麼做的。
袁尚、袁譚從這一萬幷州軍,就能看出幷州刺史高乾的態度。
但是青州、冀州這兩州,千萬不成交到這兩兄弟手裡,詔命兩兄弟覲見天子謝恩。
這個袁熙一起以來的韜略表示,還是有目共睹的。
一想到本身發過的討賊聖旨,天子內心就是陣陣發虛。
“承蒙公子垂詢。以鄙人看來,大司馬新喪,冀州民氣狼籍,必須儘快肯定新主。在此危難之際,能成大事者,舍公子其誰?且公子正隨天子在外巡狩,此乃天授當時!
成為大司馬府的屬官,纔是真正的親信!非論是權柄還是前程,都遠超式微朝廷的官爵。
“當請天子發詔,將大司馬尊位、冀州牧授予公子,封賞冀州文武官員,以安其心。公子奉詔入鄴,必能安定。若平鄴城,則得冀州;既得冀州,則四州歸附,自不待言。”
他麾下的文臣武將,並冇有授予官職。不過,這些文臣武將並冇有絕望,他們目光不差,當然看不上朝廷官職了。
董昭進言道:“冀州有人丁五百萬,民殷國富,乃是河北根底,昔日大司馬的基業,就是憑此而成。荀令君所言極是,主公宜儘快入冀州,遲則生變。”
袁氏官渡敗北,但曹操也有力進取擴大戰果,以是河北四州,氣力猶存。但如果發作內戰,產生嚴峻的內鬨的話,必定會影響白曉文接下來的計謀過程。
就連逢紀、郭圖這兩人,都獲得了封賞。現在恰是收攏民氣的時候,君主對於小人也必須容忍。
彆的,基於荀彧的建議,白曉文又奏請天子,對冀州的首要文武官員,非論賢愚,包含田豐、沮授、審配、張郃、高覽、蔣義渠、韓猛等等,儘數加官進爵,全數封為關內侯。
得了這封聖旨以後,白曉文頓時感受腰桿一壯。
天子劉協也有點懵逼。
冀州地盤廣漠,但鄴城的位置卻比較奧妙,位於冀州西南的魏郡,間隔白曉文解纜之地——屯留城,直線間隔不超越兩百裡。
荀彧拱手道:
這裡說一下,關內侯和其他縣侯、鄉侯、亭侯分歧,冇有食邑,隻是一張資格證,代表進入了貴族圈子。
隻能寄但願於袁熙,力挽狂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