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事發[第1頁/共2頁]
更有甚者,此事皇上底子不成能曉得。
憋屈死他們!
一問之下才曉得,這些都是高大釗送來的。
看高老爺子的繁忙程度就曉得皇上忙著,可至於忙到連下聖旨的時候都冇有了嗎?
顏十七想想有這麼一道聖旨,會讓習氏如何的氣悶,內心就爽的不可。
她這個孃舅,就算是智力不敷,卻也是個心細如髮的人!重情重義知疼知熱的人!
接下來就是會商詳細細節了,高老太太不耐煩,領了顏十七回閣房說了會兒話,便放了人回院子歇息。
女人真正的幸運,不在於男人給了多麼高的職位,也不在於男人給了多少財產,而是在於他是否將她放在心尖尖上。
現在看來,關山月是何其聰明的人啊!
光正負鹽運使,就一下子倒了四個,其下運同、運判、提舉等,倒下的就更不知其數了。
眼紅卻又無可何如,氣憤卻又不能宣泄,她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高大釗和關山月倒是忍不住的大笑。
顏十七也不去摻雜,不是她不體貼高氏,是感覺高氏是在享用這類過程,因此也就不想打攪。
趙翀想必也為此腳不沾地吧!
但是習氏,就不好說了。
還是這“師兄師妹”的婚事,因為從心中最柔嫩的處所來,以是就格外的需求當真對待?
皇上的臉就黑的能滴出墨來了。
依著習氏以往的劣跡斑斑,那是甚麼事情都有能夠搬出來的。
江南鹽政的事情,已經掀了起來。
皇上走了,這幾人還在禦書房裡跪著。
顏十七回到朝夕院,也是唬了一跳,屋子裡竟是擺放了三大箱子的絹花。
為此,顏十七特地跑了幾次帝師府。
並且是帶著賠償的心態,為她籌辦了這麼多的絹花。
但跪著的人倒是更忐忑了,不發作,比著直接發作,那是更令人提心吊膽的。
她現在體貼的是朝堂的局勢,也就是皇上正在繁忙的事情。
以是,聖旨一下來,顏十七必定會攛掇著顏如鬆拿著聖旨去了顏宅那邊。
其他三位尚書,以及鎮海侯和安邦侯,都齊齊跪了下去。
賜婚的聖旨未下,高氏卻讓本身墮入了陀螺似的繁忙中。
畢竟如果礙於孝道,顏如鬆的婚事,顏壽泉和習氏是有權力插手的。
在她看來,顏如鬆的婚事,有冇有聖旨,她需求忙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哪怕是跟尚書之女穀宵蘊婚事落定,她信賴習氏也有得是陰損招數添亂。
以是,顏如鬆走上那麼一圈,實在是太有需求了。
幾民氣中便更加憤怒。
至於姨娘或者通房之類,習氏就更彆想了。
一跪就是一個時候,纔有內侍來趕人。
想起曾經跟高大釗說過,疇前每到元宵節,彆人家的孃舅都是要為外甥女買絹花的,本身戀慕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