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1頁/共4頁]
“是……是的。隻是下官怕大人見怪,這纔沒有照實上報,還望縣尊大人恕罪哪!”田忠說著便跪了下來。
“以是,固然縣衙賬冊上記錄的是六百多石糧食,可實際數字是遠不到此的。究竟上的三年之儲,應當隻要兩年纔是。”
“是,下官記下了。”田忠從速承諾道,隻覺滿身都冇了力量。若非身邊有人攙扶,恐怕連起家都難了。
“田大使,這倉中存糧到底是有多少哪?你能夠給本官一個切當的數字嗎?”楊晨卻不睬會蔣充,而是把目光轉向了田忠。
“我倒是能夠出筆銀子去采辦糧食,但這麼一來,必定惹人重視,反而不美。”酈承綱在細心機考後,提出了折中的體例:“如許吧,我們酈家給你籌辦三百石糧食,其他的由你本身去想體例。”
“你且先歸去,這兩日裡,我便讓人把糧食送疇昔。”
“竟另有這麼一說嗎?”楊晨看了一眼田忠:“此話但是真的?”
正像之前蔣充所擔憂的那樣,幾今後,在對縣衙的賬冊一番檢察,有所體味之下,楊晨便提出了要平常平倉中一看的要求。
“下官天然明白湊齊五百石糧食不輕易,可這實在是冇有其他體例哪。”
楊晨歎了口氣:“並且這兒的地理位置也分歧適,都毗鄰浦陽江了,不但要擔憂水淹進城來會影響到這個常平倉,並且這裡的糧食也易受潮哪。”
“並且要贏利也不必急於一時,細水長流纔是生財之道。現在貼些糧食不算甚麼,此後我們有的是體例拿返來。”
“大人也曉得這常平倉裡的糧食是三年之儲。三年前的糧食存放在如此潮濕的環境中,天然很輕易產生黴變,進而影響到其他糧食的儲存。以是倉中向來有個端方,每過半月,就會翻檢存糧。一旦發明有黴變的糧食,就會被清理出去。
這常平倉足足占了五六畝的地,當然不但是用來儲放糧食的,縣裡也冇有這麼多糧食給它存放。除了一半堆棧裡囤積著如山般堆起的糧食以外,其他幾個庫房裡卻有很多木頭、石料等物質。一旦縣裡要乾甚麼工程,比如興建水利,或是修橋鋪路甚麼的,縣裡也會從常平倉裡支出一部分質料來。
田忠固然早有籌辦,但現在也不免嚴峻,遊移了一下後,纔回話道:“下官這兩日纔剛點算過庫中糧食,應當在四百二十石擺佈吧。”
對此,心中發虛,又已有所籌辦的蔣充天然不敢反對。因而在十月中旬的這天上午,縣令楊晨便在蔣充以及其彆人的伴隨下來到了位於縣城東南角的常平倉。作為他最信賴的兄弟,楊震天然也身在其列。
待蔣充走後,酈承縉才一臉不覺得然地看著兄長:“大哥,這麼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我們有需求為了這麼個主簿就拿出這很多糧食來嗎?莫非你是怕他是以事被官府科罪而連累到我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