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蘭州[第1頁/共4頁]
——明·王禕
再說方纔經曆的“峨眉血嬰”一案,也的確算一樁難辦的奇案;倒不是難在辦案的過程,而是難在開首,難在如何從一堆失落遊人的卷宗裡大海撈針,在周遭二十多萬畝的峨眉山中找出凶手蹤跡。這當中若非有嶽大姐的對峙、謝貽香的推理和商不棄的畫像,任缺此中一個環節,還當真破解不了這樁奇案。而最後若非仰仗先競月那一招“獨劈華山”,從止塵庵血池中找到的那具嬰孩屍身,隻怕也早已被峨眉劍派的掌門人朱若愚據為己有。
待到謝貽香申明來意後,蘭州府衙門的這三個捕頭倒是一臉茫然,接踵點頭說道:“鬼猴?冇傳聞過,那是甚麼東西?話說這蘭州府的緊急大案,幾近都要顛末我們三人之手,卻向來冇傳聞過有甚麼‘蘭州鬼猴’。”
謝貽香趕緊收起心神,再未幾言。既然已經來了蘭州,也決定要去找寧萃留下的“蘭州鬼猴”一案,最直截了當的體例,當然是去蘭州府衙門扣問。那商不棄因為風俗了獨來獨往,以是先前在峨眉山查案時並未乞助於衙門,現在既然有“競月貽香”二人的同業,他也就無所謂了。當下三人吃完牛肉麪,便一起找去蘭州府衙門地點,還是由謝貽香利用老體例,亮出金陵刑捕房捕頭的身份,隻說是奉旨前來查案。
比擬之下,師兄卻還是阿誰師兄,還是阿誰幾近不通變故“江南一刀”。想來戲文小說裡的俠客,如果當真存在於人間,應立便是師兄如許的了。隻不過如許的一個先競月,如許的一個師兄,如許的一個未婚的夫婿,謝貽香偶然候感覺非常佩服,偶然候卻又感覺有些冷淡,乃至另有些高不成攀。
話說謝貽香、先競月和商不棄三人結伴隨行,自嘉州府一起北上,先出劍門關分開蜀地,再取道隴南展轉一千多裡的路途,五天以後,便來到了這座蘭州城。
蘭州,彆名“金城”,源於西漢時的縣治設立,取“金城湯池”之意;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到本朝初年天下一統,朝廷幾次驅除外族後,更於此設下蘭州衛。因為自漢至唐、宋期間,跟著絲綢之路的昌隆,呈現“絲綢西去、天馬東來”之盛況,蘭州地處當中最為首要的一站,一向極其繁華,人丁獨一半數是漢人,更多的則是外族人,當中包含突厥、粟特、吐蕃、黨項、契丹、波斯人等。到如當代人還是風俗相沿前朝的叫法,將這些外族人同一稱之為“色目人”。
當日在峨眉山山腳下,北平神捕商不棄終究向謝貽香和先競月坦白,說他和“撕臉魔”寧萃一起追逐,中間乃至還動過幾次手,卻因武功不敵被對方逃脫,可謂是又氣又狠;想要就此放棄,卻又有些不甘心。誰知寧萃反倒來招惹於他,主動留下一張字條,上麵寫道:“峨眉血嬰,蘭州鬼猴,玉門走屍,天山真龍。”隻說是四樁奇案,要和商不棄打一個賭。那便是隻要商不棄能夠偵破這四樁奇案,寧萃便心甘甘心腸束手就擒,認罪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