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失策[第1頁/共3頁]
趙王這話出口,一旁的龍將軍頓時覺悟過來,說道:“不錯,正所謂‘環滁皆山也’,這支外族軍隊要過滁州,便必須穿過南麵的長山。而就在這十裡長山當中,有一段名叫‘梅花穀’的山穀,乃是穿太長山的必經之路,約莫有兩三裡是非,陣勢極其險要。但是據末將所知,實在另有一條被本地人稱作‘片山石’的巷子,能夠繞開這一段‘梅花穀’,從山穀北麵的山壁上行進……”
以是對於趙王麾下的這兩千軍士而言,眼下最為要緊的便是時候,可謂是時不待我,關頭便是可否搶在這支色目人軍隊前到達長山的“梅花穀”設伏。如果錯失這一良機,任由這支外族軍隊安然通太長山,進到滁州境內,那麼今後的路便幾近都是一馬平地、中轉金陵,當中再無樊籬能夠依托。
不等龍將軍把話說完,謝擎輝已介麵說道:“趙王賢明!我們這便全速趕路,取道龍將軍指出的這條巷子,從而搶在那些外族軍士前先行到達‘梅花穀’,再設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趙王見眾將同意,當下也未幾說,沉聲喝道:“解纜!”
謝貽香也趕緊上馬,和眾將士一同步行,誰知又行出一兩裡路程,本來在火線帶路的龍將軍俄然一起小跑返來,滿臉煩惱地向趙王稟告道:“失策了!失策了!我們到底還是來晚一步,這支……這支外族軍隊,此時已經出了‘梅花穀’,正在山穀外的郊野中當場安息。如果末將冇猜錯的話,此番潛入中原的這支外族軍隊,便是……便是傳聞中的那支……”趙王見他一副低頭沮喪的模樣,怕他影響士氣,倉猝打斷他的話,喝道:“叫全軍當場安息,且不成透露行跡。你們幾個隨本王疇昔看看,再做定論不遲。”
本來眾軍此時已經踏入長山地界,再有五六裡,便能到達“梅花穀”北麵的山壁之上,也便是趙王籌辦設伏的處所。但是冇過量久,火線的山路已是愈發難行,眾軍士不得不從頓時下來,牽著馬徐行行進。趙王當機立斷,命令軍士們棄馬前行,全速趕往“梅花穀”設伏,讓前麵的步隊裡留下兩百人顧問馬匹。
此時東方的天涯已翻出魚白肚,用灰濛濛的白光映照著山穀內裡的整片郊野,謝貽香和趙王等人一向來到北麵山壁上的最東麵,各自找處所埋冇身形,再細心打量郊野中安息的這些人馬。謝貽香仰仗“窮千裡”的神通遙遙瞭望,隻見郊野中安息的這數千人頭戴玄色氈帽,身穿玄色皮甲,就連一張臉也塗得烏黑,逢此寒冬臘月,卻將兩條光溜溜的手臂露在內裡;再加上每小我的腰間都繫著一柄彎刀和五六個箭壺,恰是前朝外族軍士的打扮。
聽到龍將軍的稟告,謝貽香也是心驚不已,想不到趙王的人馬一起疾走,到頭來還是棋差一步,冇能搶在這支外族軍隊趕到前設伏。她趕緊跟著趙王和謝擎輝小跑上去檢察,隻見這所謂的“梅花穀”是一段三裡是非的山穀,約莫二十來丈寬;兩旁皆是峻峭的山壁,高達十幾丈,公然是一處設伏的好處所,隻可惜此時倒已用不上了。幾人沿著山穀北麵的山壁走完整段“梅花穀”,隨後便見山穀外東麵的郊野裡,儘是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馬,少說也稀有千之眾,當中每小我或坐或躺,正在各自的馬旁安息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