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舊書大亨 - 第四百七十二章.宋版書

第四百七十二章.宋版書[第1頁/共4頁]

實際上,林逸之前在收買這批古籍的時候,也冇推測會有這麼多宋版書。

當然,如果碰到兩位藏家,乃至四位藏家都看中一套書的話,原則很簡樸,價高者得。為了節流時候和不傷和藹,這類價高者得是讓合作者彆離公開裡寫出一個本身情願出的最高價,比擬較,誰出價高,就給誰,一次性搞定。

靠,不會吧,千年古籍,宋版珍本竟然就是這爛大街的《百家姓》?!(未完待續。)

近年行情,已故聞名文物觀賞家秦公先生,在1993年從上海以400元競得宋拓王羲之《毅帖》殘卷,厥後在2002年以16萬元再次拍賣成交。這成了當代藏書界‘天漏’的嘉話!1995年,中國嘉德以132萬元成交宋版《文苑精華》殘卷一冊,這是當時古籍單冊拍賣的最高成交記錄。而到了1996年,以429萬港幣拍出的宋朝曾鞏信劄,又改寫了前麵的記錄。《宋書傳記》六十卷,南宋紹興十四年眉山井度刻元、明遞修本,四函二十冊。鈐印較多。據藏印可知,此書最早為明嘉靖年間聞名藏書家朱大韶所藏。此書亦曾為清末聞名藏書家王錫元‘十四間書樓’架上之物,又經當代聞名藏書家、版本學家、法學家、傳授、博士生導師田濤先生收藏,可謂傳播有序。2010年6月,此書在北京德寶拍賣公司春拍中以二百五十萬元的代價成交,可見宋版書之當今代價。”

話說從1931年“九一八“事情起,民國當局就策劃了“古物南遷“行動。到1937年“七-七“事情止,北方文物、文獻中最精華的部分就南遷到南京--上海--武漢--長沙--重慶等地,最後到台灣省,今後就再也冇有返來過。金文甲骨、鐘鼎蠡器、秦漢碑拓、敦煌遺卷、唐人寫經、佛道經藏、宋元古本、《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顧批黃跋、辛亥墨寶,全數跑去了寶島……至於古籍善本方麵,更是流到寶島台灣的珍本不計其數,不過像台灣故宮博物館,其宋版書也不過才200多部,更多的宋版書和珍本書,全都流落到了台灣的官方。

不得不說,劉傳授這麼一引經據典,還真就把大師給鎮住了。

要曉得,陸家家大業大,像紫雲閣這類比較上層次的處所卻很少,因為這是陸三爺竟然與朋友集會的園地。

他們又那裡曉得,現在林逸剔出來的這些宋版書,一共隻要三套,並且隻是這批古籍善本中很少的一部分。對於愛書如癡的林逸來講,他可不會等閒地把這些宋版書分出去---不過為了向四大藏家證明這批古籍的超高代價,他還是忍痛割愛,拿出了三套來……他的心在流血啊。四大藏家的眼睛卻都在放光啊。

現在林逸請他幫手來給大師提高“宋版書”的知識,他感覺本身當仁不讓,也責無旁貸,必必要讓大師都曉得,甚麼是宋版書,宋版書為何如此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