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四民柱石論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四民柱石論[第1頁/共3頁]

※※※※※※※※※※※※※※※※※※※※※

而林義哲的奏摺內容,現在竟然出自一名日本藝伎之口,更令他震驚不已。

“今中土既有積年造購之兵輪,又有新增之鐵甲、快碰、蚊子等船,並自造巡海快船,宜酌以鐵甲覺得坐鎮,有炮台覺得憑藉,有海口以握衝要,有蚊船覺得救應,巡海之船,擬分南洋北洋兩大支,無事則梭巡東洋、南洋、印度洋及美洲、非洲、澳洲、歐洲各島、各埠。由近而遠,逐步遊曆以練駕駛、習水道、張國威、護華商。有警則北南互為援助,敵窺一起,則守者拒之於內,巡者擊之於外;敵分窺各路,則避實擊虛,伺隙雕剿。或三路同出,使敵疲於策應;或彼出此伏,使敵無隙可乘。至各路攻守機宜,必籍本地電線互通動靜,乃能聯絡一氣。如此而敵猶敢輕犯者,鮮矣。倘現在各船尚未夠數,宜極力購足,俾得成軍。仿造快船、碰船、蚊子船各數艘,以備臨陣補闕、應猝之用。論者曰:如此安插,非費千百萬金不能有成,目下帑項未充,費何從出?不知天下局勢,須籌全域性。敵之勇於窺我者,以我力之未足也。試觀疇前海疆有事,一役之費動輒1、二千萬金,而百姓之喪失尤多,* 國威之摧挫很多,又何益也?今乘無事之日,籌貲自固,使敵不敢生心,國計民生均受其益。移有事時之用項於無事之時,未雨綢繆,保全於無形者實大……”

聽到這些在後代也稱得上是“振聾發聵”之言,林逸青不由得寂然起敬。

林逸青之以是如此說,是因為熟諳近代汗青的他曉得,這“士農工商,商為最末”的成見,實在是難堪了那一代的中國仁人誌士太久太久!

聽到這裡,林逸青明白了過來,也禁不住大笑起來。

“士農工商,擺列有序,視商為賤業,古以有之,而欲興商利民,非廢除此等陳腐之見不成!”林逸青也感慨道,“而要廢除成見,何其難也!誰知林文襄竟能做到!本日回想起來,仍覺不成思議。”

“光旭元年正月二十九日奉上諭,總理各國事件衙門奏林義哲條陳,其摺有建水兵、護華商、開地礦、修鐵路、安電報諸項,於籌餉一項則倡言興貿易以開餉源,並議借洋款,其於摺內極言工商之重,稱士農工商皆為國之柱石,猶椅之四腿並列,出缺損則顛仆。其論一出,聞者嘩然。以其多引管子孔聖之言,太後似為所動,交朝臣集會,敬邸、純邸、文相指其言為是,沈相、寶相、李蘭蓀尚書默無一言,禮邸、單地山尚書(吏部尚書單懋謙)、徐豫如侍郎(徐桐)極言其論之非,餘亦欲辯之,然細審通篇,無處不為聖言,似難以詰難。……朝議多時,不能決,太後命內監取椅來,以鋸將各椅腿分去一塊,是非不一,置於殿上,曰:‘有能坐而不仆者,乃可禁林義哲之議。’禮邸率先上坐,前仆於地,臉破出血;繼單地山亦上前坐,蹌於階前,唇裂,落齒一枚;徐豫如上前繼坐,亦前仆,倒栽於地,頭破。由是再無上前坐者,林議遂定。不日將見明詔,心中不堪鬱憤,是夜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