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船政槍炮所[第1頁/共3頁]
“林氏機槍”一經問世後便大得勝利,林義哲將“林氏機槍”的樣槍和圖紙交給兩江總督曾伯函後,曾伯函隨即將它們轉送給了李紹泉,李紹泉在旁觀並親手試射以後,對這類機槍非常對勁。當即和林義哲商討如何大量出產並設備。在體味到槍管的來源困難以後,財大氣粗的李紹泉當即做了一件讓林義哲讚歎不已的事情。
船政槍炮所最後是為了給船政海軍的官兵供應更多的兵器設備而創辦起來的。它最早出產的兵器,便是“林―加特林”機槍。
丁雨生是個急脾氣,當下便頓時和林逸青籌議起相乾細節來,並終究決定將兩型炮艇彆離定名為“羅星”級和“青洲”級。
求保藏!求保舉!求點擊!
“瀚鵬公然高超,此是‘以船養船’之法,愚兄當速行之。”丁雨生看了林逸青畫的設想草圖,不由得大喜過望,他主持江南製造總局多年,固然厥後分開了,但一向不時存眷它的生長和運營環境,在江南製造總局墮入經費窘境時,他也曾和李紹泉一樣憂心不已;林義哲給李紹泉出的阿誰造小火輪以助海運的主張,令江南製造總局起死複生,丁雨生亦有耳聞,曾專門致信李紹泉扣問詳情。而這一次聽了林逸青出的這個主張,他立即便熟諳到了可行。
但是此時乾國的洋務大佬們對槍支火炮的挑選目光越來越刁,口味越來越難服侍,過期的積存貨已經不能忽悠他們掏腰包了,必須用新的玩意來打動他們。是以,“雷明頓”9066型後膛單發一號步槍粉墨退場了。“一號槍”是全部龐大的“雷明頓”家屬中產量最大、設備最廣的一款(“雷明頓”家屬從“一號槍”一向生長到“六號槍”),當美國人通過瑞生洋行奉上樣槍的時候,李紹泉對這對於西方而言都是新奇的玩意開通地表示了接管。但他同時也很難堪的表示,這些槍都是發射過的“舊貨”,槍管壽命必定是要打扣頭的,要他同意美國人的出價也不是不成以,但每枝槍得附帶槍管和擊針之類的配件才行,也就是要求每枝槍送一套配件,而急於甩貨的美國報酬了促進買賣,竟然表示情願每兩支槍贈送三根槍管和三套擊針。買賣達成後,那些贈送的槍管和配件,便被李紹泉打包如數的送到了船政,成為了船政槍炮所製造“林氏機槍”的質料。
――――豆割線――――
林逸青給丁雨生設想的新炮艇的作戰環境設定為內河,共有兩級,均為250噸以下的小型近岸炮艇、鐵殼兵艦。第一級炮艇鑒戒了法國“大斧”級(法國水兵有效兵器的稱呼為炮艇定名的做法,象法國水兵南圻支隊的“馬槍”、“標槍”、“土耳其彎刀”等炮艇,也都屬於“大斧”級),排水量獨一95噸,艇長27米,寬4.8米,吃水1.3米,航速7-8節,設備1門75毫米克虜伯後膛炮(自林義哲訪德訂購100門75毫米炮後,船政厥後又連續入口了同型炮400門),2門40毫米哈乞開斯五管構造炮,2挺林氏機槍。第二級比第一級更小,排水量80噸,艇長23米,寬4米,吃水1.2米,設備3門40毫米哈乞開斯五管炮和3挺林氏機槍。這兩種炮艦冇有采取法國人慣用的“劃子扛大炮”的做法,外型也和蚊子船分歧。因為身經百戰的林逸青以實戰角度看,法海內河炮艇存在一項較為致命的缺點,即這類在周旋餘地很小的內河活動的船隻,竟然冇有任何近防的速& {}射火炮,一旦在內河墮入岸上佈設的埋伏,運氣就非常堪憂了。而他設想的這兩級炮艇的武裝裝備側重於近戰速射兵器,麵對武裝程度不高的日本當局軍和強盜盜寇無疑比法國炮艇要更增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