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為民壯舉[第1頁/共4頁]
“不必再提了。我便也陪你賭一把吧。”顏笙一甩袖子,起家帶上三人便要分開,“你如果不給我這個為民請命的機遇便是看不起我。哦,對了,我看那種子瑩黃透亮,玉雪敬愛,顆粒飽滿,又是米糧……便起名叫‘玉米’吧。稍後再來叨擾,告彆。”
秋菊鼓掌笑道:“如此一來,管他想要發財還是想要屯糧,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見顏笙微微一笑,溫國生幫她答道:“為了點醒那位段公子,不要覺得我們對此一無所知就假裝減產,獨吞好處。當今有鎮長照看,再加上賦稅一免,除了真是一窮二白的費事百姓,大多有點家資的都會挑選減免政策,如此一來,十去八九,這位段剛公子撤除本身采辦種子無償捐贈的錢,本身還要賠上遠赴重洋的船費人力。本來一本萬利的買賣頓時成了顆粒無收。真不簡樸!”
兩邊又是一陣客氣,終究還是顏笙大聲說了句:“天氣不早,本官先告彆,各位大人留步。”說罷便帶頭邊見禮邊順著人群讓出的通路朝堆棧大門走去。
剛買過門檻,顏笙不由一怔。隻見街上已是人隱士海,且儘皆向本身望來,不知誰先喊了一句“欽差大人出來啦!”,人群推推搡搡紛繁下跪。看破著服飾,多是本地農夫。因為街道侷促,原地站不下的人們便橫著列出了三條街,放眼望去,非常壯觀。
聽他說完,其他官員也忙見禮道:“我等皆是敬慕大人風采,可惜光陰太短,不得久耽,隻盼能為大人送行,還請包涵。”一個身量矮小的官員還站出來彌補道:“曉得大人低調,我等都是換過便裝纔來,請大人放心。”
顏笙等人分開段府,回到了富安鎮的堆棧。一進門,秋菊便忍不住問:“蜜斯,您明知那物叫做‘玉米’為何還要特地給它起個名字?”
段剛點頭稱是:“確有此事。”
顏笙吸了一口氣,正待扣問,隻聽身後的鎮長難堪地稟告道:“昨晚老朽一歸去便命人將新政四周張貼,這些本地群眾都是自發誌願集合而來,大人明察,我們確是未曾張揚。”
天氣漸晚,大家回屋歇息去了。顏笙剛要吹燈,便聽到窗外有輕聲鳥叫,知是暗衛前來稟報,便支起窗欞,從裂縫直接過一個竹筒。倒出一片黃絹,又將本身白日裡起初畫好的玉米、番薯、馬鈴薯和辣椒等農作物的示企圖加一紙申明捲起來塞進竹筒遞給了對方,那暗衛也不張揚,接過竹筒回身便走,一眨眼便消逝在了夜色裡。
顏笙心道,隻怕風寒是假,頭疼倒是真的。臉上忙掛出遺憾的神采,歎口氣道:“我與段公子年紀相仿,甚是投緣,今後想必另有相逢之日。隻是我們都過分幼年,經曆不敷,思慮不周,今後不免還要請各位大人們多多指教,提攜幫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