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我就是馬錚[第1頁/共3頁]
“四百人,你是說你部下另有四百多原獨七旅的兵士?”馬錚驚奇地問道。
“日本人冇殺你們?”馬錚又問道。
未經軍事法庭審判,急於殛斃李軍長更深層次的啟事是,抗戰開端,******給閻調撥了大量國防經費,閻拿到後並未用於構築工事,而是拿到火線去做了買賣。閻深知如調李服膺到南京,不但會透露李部受命撤退之本相,還必將透露本身私吞國防經費並各式剝削民工和兵工人為等究竟。為袒護罪過,即立即將李處決,為他做了替罪羊。
“謝團長刻苦了!”馬錚樸拙地說道。
不過兩邊的龐大差異並不是士氣上的晉升所能彌補的。開初,日軍的主攻方向在李家山、羅家山陣地。日軍先用步兵衝到陣地前狠惡射擊,摸索火力,引誘四二五團戍守火力全數透露後,即用飛機高空輪番轟炸,繼而再用火炮狠惡轟山。每天如此輪番轟炸45次,持續4天4夜。最多時,一天竟有32架次敵機在陣地上空狂掃濫炸。在雙術兵士還未照麵之前,四二五團的1300餘名官兵已有70多人陣亡。全團9個連長,陣亡3個。受傷5個。日軍在李家山、羅家山屢攻不下,將鋒芒指向盤山。
抗日戰役發作以後,日軍在華北兵分3路展開守勢:一起沿津浦鐵路進犯,指向山東的德州;一起沿平漢鐵路進犯,指向河南的新鄉;一起沿平綏鐵路進犯,待篡奪大同後再分兵攻取山西的太原和綏遠的包頭。其意在於采納“兩翼鉗製,中心衝破”的計謀,完成篡奪華北的打算。
天鎮是山西東北部的首要流派,保衛山西,勢在必守。時任第二戰區司令官的閻錫山,眼看烽火燒到了家門口,這才真正著了急。他倉促電令附屬於傅作義第七個人軍的第六十一軍軍長李服膺敏捷集結,設防備敵。
天鎮撤退,大同失守,雁北關淪陷,全民大怒。閻錫山冇法向抗日熱忱高漲的天下公眾交代,冇法向深受日軍殘害的山西群眾交代,也冇法向南京的老蔣交代,遂將罪名轉嫁到李服膺的頭上。
不久,******電令調李服膺到南京陳述戰役環境。閻錫山收到電令,倉猝於當夜11時審判李服膺,閻說,:“我從排長一向汲引你到軍長,待你不薄,但是你卻對不起我。第一,你做的國防工事不好。第二,叫你死守天鎮、陽高,你卻退了下來。你甚麼也不消說了。你家裡和孩子們,我完整賣力,你就放心走吧。”
不過兩人有一點倒是不異,那就是都被以作戰不力的罪名處決了,並且前後相差不過三個月的時候。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三百一十四章:我就是馬錚(求訂閱,求月票!)
“謝長官信賴我們軍座是被冤枉的,我代表我們原61軍四百兄弟感謝長官了!”謝文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