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序列編製(日俄戰爭前後)[第1頁/共3頁]
滿洲軍直轄:馬隊第2旅團
第2艦隊長官上村彥之丞中將:
侵華日軍序列體例2、日俄戰役期間的日本陸水兵
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幀大將:近衛師團、第2、12師團、近衛後備旅團。
預備隊:後備步兵第3旅團、第11旅團
黑溝台會戰:
第2戰隊:裝甲巡洋艦6,通報艦1
第3軍司令官乃木希典中將(6月6日晉升大將):第一師團師團長伏見宮貞愛親王中將、鬆村奇本中將(7月10今後繼任)。第11師團師團長土屋光春中將。第9師團師團長大島久直中將。第7師團師團長大迫尚敏中將。後備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友安治延少將,後備步兵第4旅團旅團長竹內正策少將。攻城炮兵司令官豐島陽藏少將:步兵、炮兵第1、2、3聯隊等。野戰炮兵第2旅團旅團長大迫尚直少將。野戰重炮兵聯隊聯隊長酒井甲子郎中佐。水兵陸戰炮兵隊隊長黑井中佐。後備工兵隊。軍兵站軍隊及其他。
日本參戰總兵力134500人,步兵大隊123個,馬隊中隊37.5個,火炮574門,工兵中隊24.3個。
第7戰隊:海防艦1,炮艦5,水雷艇30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1、3、4師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第5師團、(以下為3月15日增加)第11師團、馬隊第1旅團。到6月30日第2軍所屬為:第3、4、6師團、後備步兵第11旅團、步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
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大將:近衛師團、第2、12師團、近衛後備步兵旅團旅團長梅澤少將、馬隊第2旅團。
結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第6戰隊:巡洋艦4
獨立第10師團師團長川村景明中將、後備步兵第10旅團(配屬)。
日俄戰役光陰軍參戰序列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3、4、6師團、馬隊第1旅團、野戰炮兵第13聯隊。
三國乾與還遼後,日本“臥薪嚐膽”,抓緊備戰。十年後,日本陸軍已增至13個師團,即近衛師團、第1、2、3、4、5、6、7、8、9、10、11、12師團,另2個馬隊旅團、2個炮兵旅團,步兵156個大隊,火炮636門;水兵:戰艦6、裝甲巡洋艦6,總計26萬噸。
總預備隊:第5師團主力、第8師團(後備第8旅團配屬)
第4軍司令官野津道貫大將:第5、10師團、後備第3、10、11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欠第13聯隊)、第3師團後備工兵第2中隊。
第3軍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將:第1、7、9師團、馬隊第2旅團、野戰炮兵第2旅團。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6、4師團、秋山支隊、兵站守備隊、第3師團(在陣地火線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