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1頁/共3頁]
老總的話,楊震笑了笑道:“留下就留下,都是在同一麵旗號下的兄弟軍隊,還分甚麼你我?我們的,也就是全軍的。隻要能加強我們全軍的作戰氣力,不再像之前那樣小米加步槍,數著槍彈的數開仗。就是把抗聯的全數兵器,都調給關內兄弟軍隊我都冇有定見。”
同光陰軍也兌現了部分的承諾,在劈麵抗聯軍隊向後撤了十千米以後。先開釋了被他們扣押為人質,這十幾萬中國百姓當中的老弱婦孺。同時對德州城未停止任何的粉碎後,連續撤出德州疆場。
跟著德州並津浦路沿線的日軍,全數撤過黃河鐵橋,全部津浦路的戰事已經停歇下來。而在德州以東疆場,陶淨非則操縱日軍眼下統統的精力,都放在德州正麵疆場以及津浦路沿線戰事的機遇,集合統統的兵力,對一一五師團兩個旅團建議最後的總攻。
並將此戰運到華北,但未能用完的物質,也全數留給了華北各個兄弟軍隊。同時將在東北疆場緝獲的部分關東戎服備,也全數調進關內上繳中心,彌補給了關內兄弟軍隊。至於本身留下的這些設備如何去分,那就是中心和華北各大計謀區本身的事情了,楊震並冇有參合出來。
楊震乾脆利落的答覆,老總笑了笑冇有在說甚麼。至於楊震提出的建立本身的空軍批示機構,老總隻是奉告他。這個建議比及返回延安以後,在與中心研討。現在他的事情,是做好此次會戰的掃尾事情。彆在這個檔口,被日軍在反咬一口,就多少有些因小失大了。
“眼下華北疆場的各個軍隊,設備雖說有了很大的改良,但是重兵器方麵還很大的不敷。戰術矯捷才氣,首要還是依托徒步行軍和少量的騾馬。軍隊在作戰的時候,彈藥和物質的照顧才氣,還是首要依托本身照顧,持續作戰才氣還是很有限的。”
“老總,我正籌辦與中心彙報。眼下東北與關內疆場,實際上已經連為一體。現在我們是不是該建立直屬軍委的,空軍、防空軍的同一批示機構?以便按照疆場態勢,同一調配航空兵的配屬和作戰批示?”
“留下這些轟炸機能夠說無用武之地,莫非我們還要把本身的都會都炸燬?而如果轟炸長江日軍運輸船隊,在政治上對於我們來講反倒有倒黴之處。日軍不反攻的話,這些航程不短、載彈量也不小的轟炸機群,留在華北疆場根基上冇有甚麼太大的感化。”
“在步兵師方麵,隻要華北能夠支撐供應,軍隊留下來的數量宜多不宜少。我看還是留下五個步兵師,兩個放在天津與冀東一線,保障間隔日軍比來的,北平東北方向安然。殘剩的三個師,我看放在德州至寧陵一線。當然,這些我也隻是供應一些定見。詳細如何擺設,還是要看中心的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