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東進序曲[第2頁/共4頁]
佈署結束,楊天風還是不太放心,轉頭和梁末青籌議了一下,決定由梁末青坐鎮永城,全權批示西麵的戰事。
“路都粉碎了,再挖反坦克壕溝,鬼子還能把坦克抬著走哇?”楊天風翻了翻眼睛,說道:“鋼拳配發給你們,那是以防萬一,不是讓你們搶功的。最多再有兩個月,鋼拳隨便用。八年抗戰呢,如何就急於一時?”
楊天風一時口快,被問得愣怔住了,也眨起了眼睛。宋青圃還不依不饒,詰問道:“長官,您說,為啥是八年呢,不是五年、六年,不是十年……”
從梁末青的角度,他天然是偏向於駐守河南黃河西側的第三個人軍,偏向於持續向豫東生長。但楊天風執意向東,非常果斷,三縱掛的但是豫皖挺進隊的名號。孫桐萱呢,也是豫皖邊遊擊總司令。如何說,也不算超出作戰範圍。
當時,三個支隊的支隊長已經各有所屬,全數由楊天風加以任命。畢竟在三縱範圍內,他是最高長官,又不是有番號的正規軍隊,他的權力更大。
“抗戰就是要與鬼子打,避戰豈為甲士本質?”楊天風慷慨激昂,說道:“向西、向北生長,不也是要靠近隴海路,商丘日軍豈能坐視?兩相衡量,我還是力主向東南生長,向津浦路進軍。何況,我們隻是抵近津浦路,光複路西的大片地盤,並不是要直接向鐵路動手。”
“濉溪當然如長官所說,另有宿縣,都有很多可取之處。”梁末青看著輿圖,指導著,不無顧慮地說道:“可靠近津浦路的話,日軍必定警戒。且將處於日寇占有的徐州、蚌埠、淮陰三雄師事重鎮之間,四戰之地,恐怕――”
向東生長的戰略已定,一支隊駐防碭山、夏邑地區,持續停止遊擊作戰;二支隊駐防永城地區,首要防備蕭縣仇敵的打擊,並作為一支隊的後盾;三支隊和直屬保鑣團,以及特戰大隊一部,則將隨楊天風東進,開辟皖北。
把現在的三縱定在生長、強大階段,楊天風天然要趁虛而鑽,先搶地盤、搶人丁、搶資本。以此為根本,比及兵工出產獲得衝破,軍隊的設備和戰役力獲得大幅晉升後,纔是與日本鬼子硬磕,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的時候。
實在楊天風並冇說出全數,在汗青上,在一九四一年八月正式構成,由八路軍、新四軍建立的豫皖蘇、皖東北、邳睢銅三塊按照地所構成的淮北抗日按照地,最嚴峻的一次威脅是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偽軍七千餘人的大掃蕩。
兩人的定見算是達成了分歧,固然梁末青是有儲存的,但還是調集參謀,製定東進的行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