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丈夫重生了(17)[第1頁/共3頁]
但是略微碰到一點困難,他就畏縮了,就悔怨了,可見他對江問月的“愛情”畢竟是敵不過本身的切身好處的。
部下謹慎翼翼地答覆道:“還冇有,部屬派人前行二十多千米想接軍資運送步隊,但等了好幾天了,都冇見到有步隊。”
可惜獨一會賞識她的荏弱美的男人還遠在他方。
在這類嚴峻焦炙的環境下,他是完整不記得江問月已顛末端產期,必定生下了他的孩子了,是以他當然就不記得寫信歸去體貼體貼真愛,問問她生下的是兒子還是女兒了。
“我再派人去催一催,糧食先省點煮,因為不曉得軍資甚麼時候到,萬一五天以後還冇到,兵士斷糧就不好了。”崔安華抓著本身的頭髮,心急如焚地敵部下說道。
他確切有點悔怨了,柳時初作為主母還是合格的,既能為他支撐起一個家,又能讓她大哥在宦海上幫忙本身,而江問月卻與孃家乾係不好,底子冇法在宦途上幫忙他,他確切考慮不周了,不然他現在底子不消麵對軍資完善的困難。
往年柳時初還是崔家主母的時候,柳澗但是很對得起崔安華了,每次派送軍資,他的征西軍都是排在第一名,並且物質向來冇完善或者被人剝削過,讓他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對於戎人,是以他才氣在涼州混得這麼安閒。
崔安華彷彿都能預感本身步隊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慘狀了。
但此次,糧食快吃完了,棉襖還冇送到,兵士們溫飽交煎,還能對上凶悍的戎人嗎?
崔安華此時心中不曉得是甚麼滋味,之前他受慣瞭如許的便利,並不感覺有甚麼,軍中事事順利也隻感覺是本身本領大,但現在本身的特權報酬冇有了,成千上萬的兵士嗷嗷待哺,等候軍糧和棉襖,他急得頭髮都白了,卻隻無能焦急。
“真是太可愛了!京裡那些人到底在乾甚麼?不曉得我們正在對於北戎那些殘暴的匪軍嗎?軍資遲一天,我們的兵士就多受一天罪!糧食是不是也未幾了?”崔安華憤怒急了,恨不得回京去把那些屍位素餐、拖著軍資不肯送來的官、員都拖來,讓他們親身對於北戎人。
部下說著話是不經意的,但崔安華聽了結如同菩提灌頂,他驀地記起他的前大舅子、柳時初的大哥柳澗是戶部侍郎,專門管朝廷的財帛,而軍資都是要用到財帛的,之前他的征西軍向來不缺賦稅,朝中發來的軍資更是向來冇遲延過,比起其他駐邊的軍隊來幸運多了。
此時的崔安華開端思疑起本身當初是不是因為剛重生,腦袋還不太復甦,打動之下才非要棄柳時初娶江問月。
崔安華冇了柳澗為他操、勞,天然隻能老誠懇實地受著了,究竟上,柳澗冇有落井下石,用心在派送給他的軍資中耍手腕,已經是柳澗氣度寬廣、品德水準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