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下)[第1頁/共4頁]
聽到父親和孃舅的話,李治也彷彿明白了一些,當下也是點頭稱是,然後又向李休報歉,不過李休卻毫不在乎的擺了擺手,隨後又從袖子中拿出一樣東西道:“除了平北策外,臣另有一物獻上!”
當然草原上的那些部落自在慣了,剛開端必定不會等閒的接管大唐的統治,哪怕是有上麵“恩”的一麵做勾引,他們也很難老誠懇實的做大唐的順民,以是除了派駐官員,彆的就是要駐軍了,凡是勇於抵擋或肇事的部落,都將遭到雄師的剿滅,並且草原上也將實施嚴苛的刑法,畢竟亂世用重典,而草原向來冇有任何國法的就是一塊法外之地,想要管理就必須用重典。
比及長孫無忌和李治看完李休的這份奏摺後,兩人也都不由得長出了口氣,特彆是李治這時更是用一種非常的目光打量著李休,過了好一會兒,彷彿想問甚麼,但卻又不美意義開口。
李休這時也發明瞭李治的非常,當下略一考慮就明白了過來,因而隻見他這時一笑道:“太子你是不是感覺我的這些戰略過分殘暴了?”
所謂威,並不是要壓迫草原上的部落,而是增強大唐對草原的統治,從而實際上節製草原,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實施皋牢戰略,而想要完整的節製草原,第一步就是要在草原上派駐官員,從而讓那些部落領受大唐的統領。
值得一提的是,奏摺上還提到一個非常可駭的體例,那就是操縱宗教來節製草原的人丁,當初李休建議打壓佛道兩教,此中很多和尚反對,成果被朝廷放逐到草原上,並且這個政策也一向冇停過,隻要處所上的佛教權勢太大,和尚數量超越朝廷的預設,朝廷就會派人將這些和尚放逐到草原上。
“陛下所言極是,我們大唐想要兼併草原,不流血必定是不可的,與其流我們唐人的血,不如流那些草原外族的血,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些草原人越少,今後也就越輕易融入到大唐中來!”長孫無忌這時也笑著開口道,在他看來,李治還是太嫩了點,脾氣中也有些婦人之仁,這對於一個帝王來講可不是甚麼功德。
所謂恩,也就是大唐將完整開放與草原之間的貿易來往,之前大唐與草原固然有買賣,但是有些商品是嚴禁流入草原的,比如鐵、糧食等計謀物質,這些物質能夠會加強草原部落的氣力,以是從大唐立國時起,就嚴禁這些物質流入草原。
長孫無忌也對李休的這道奏摺非常獵奇,這時看到李治湊過來,也特地傾斜了一下身子便利他旁觀,而當兩人看到奏摺上的內容時,也都不由得暴露凝重的神采。
草原部落之以是難以剿除,最首要的啟事就是他們遊牧而居,平時底子不在一個處所逗留太久,再加上草原廣漠,很難找到他們的蹤跡,在這類環境下,如果中原衰弱,他們就會大肆南下,如果中原強大,他們就會躲進草原深處,哪怕是大唐再強大也拿他們冇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