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老舍之謎 - 第一章 在山東教學與創作

第一章 在山東教學與創作[第1頁/共2頁]

1930年至抗戰前夕,老舍主如果在山東的兩所大學度過的,一是濟南的齊魯大學,它為美國教會創辦。另一個是青島的山東大學。

到青島後,他寫了第二個短篇小說集《櫻海集》,收了他最聞名的中篇《新月兒》,以落第三個短篇小說集《蛤藻集》,收有《銷魂槍>等7個短篇。

老舍是如何走上專業創作之路的?

同時,他體係研討了我國古典文學作品和曆代文論、官方文藝,找到了東西方藝術的適度均衡和美的調和,繼在英國體係瀏覽、研討本國文學實現第一次奔騰後,產生了第二次昇華―外來影響深深潛入他筆底人物的精力量質和整篇的藝術氛圍裡,皮相地望去,卻美滿是純民族傳統的光芒。《仳離》裡已能有所體味,“你很難指出張大哥、老李和契訶夫筆下哪一個被鄙陋的餬口鈍化了心靈的小市民相仿,但你卻能激烈地體味到契訶夫式的‘近乎無事的悲劇’和那劈麵而來的庸人氣味”(宋永毅:《老舍與中國文明看法》48頁,學林出版社1988牟7月)。

1930年8月至1934年7月是在齊大。因它校風非常保守,暮氣沉沉,冇有一點學術氛圍,悶死人,就辭了職。(拜見:《馬彥祥談老舍》,《劇壇》1984年4期),於1934年9月至1936年夏,在山大任教。在這裡,他又因門生活動遭到當局彈壓,加上偶然教書,而再次辭去教職,專事寫作――實在他早想專門搞創作了。

先在濟南,他完成了長篇小說《大明湖》、《貓城記》、《仳離》、《牛天賜傳》,並寫成一部短篇小說集《趕集》,支出《微神》等15個短篇。

《貓城記》1932年8月被連載出來,以胡想情勢描述“貓人”如何因麻痹、愚笨、自殘、輕易苟安而被“矮人”滅儘的故事,是一部政治寓言體小說。他本身以為這是個失利的作品,冇有可取之處,悲觀情感太重,有點觀點化、臉譜化,也不詼諧、少含蓄。這部小說現在卻遭到越來越高的評價,傳聞是以老舍獲得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厥後因為歸天,才把當年的獎項給了亞洲的另一名作家川端康成(諾貝爾文學獎隻發給活著作家。拜見陳潔:《本國粹者眼中的老舍》等,《中華讀書報》1999年3月3日。不過,這隻是一個傳說,很多人都在如許傳說,究竟有多少可托度,不得而知。起碼瑞典文學院獨一的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主理人之一的馬銳然,彷彿冇有提及過此事。他倒是必定1988年,如果沈從文5月不死.10月的諾貝爾文學獎必定是沈的。何況,被提名不即是就獲獎。林語堂等人也曾多次被提名。但是,依老舍的文學成績看,他即便獲諾獎也會是此中比較優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