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第2頁/共5頁]
錢鳳就此提出諫言,說:“臣不敢言必拒華師,但當進言明公,使實衝要之防,以免為敵輕鬆得趁——此前唯備江北,今須更備巴蜀,則荊襄實為關鍵關鍵,介弟世將,實不能守也……”
但是裴該一見裴通上奏,當即明白,王貢絕非偶爾落水隕難,此中必有蹊蹺!但此事即便下於有司,命令徹查,估計也不會有啥成果,更不成能直接去問裴通。再者說了,以裴通的脾氣,一定能為此事,或許是有人調撥他暗害了王貢,也有能夠是朝中那些忌恨王貢者,隨便哪個買的凶,殺的人。
且說裴通去不過兩月餘,纔剛到達帶方郡,便有上奏送回都內,說國相王貢乘坐海船時,不慎落水殞難……
正如裴詵所說,裴該確切盼著慕容廆身後,諸子爭權,慕容部大亂,到時候纔好操縱慕容皝,將其部完整掌控在手中。
慕容皝等因而遼藩在朝中的任子,普通環境下,這類身份不過給個散職,留在都內悠遊閒居罷了;但是裴該非常看得起這位本來汗青上的前燕文明帝,直接授意政事堂和吏部,給了他一個實打實的職務。
裴該自我安撫道:王貢雖死,其惡自消,或許還能名看重史,總比將來某一天身敗名裂要來得榮幸些吧。如《列子》語:“能夠生而生,天福也;能夠死而死,天福也。”
慕容皝乃是慕容廆的次子,倒是嫡長,年方若冠,便已被冊封為遼王世子。此人很有才略,卻脾氣多疑,不但猜忌庶兄慕容翰,跟幾個同母兄弟慕容仁、慕容昭等,乾係也不如何好。因此慕容皝常慮世子之位坐不悠長,乃但願靠著入洛覲見,獲得朝廷撐腰,則諸兄弟或將不敢再覬覦儲君之位了。
王貢實設謀以害裴丕,固然並無實證,裴該也天然心中稀有。但是他本人是那場事情的受益者,又如何會是以而悔恨王貢呢?憤怒王貢謀而不告、專斷自為是有的,心傷裴通死亡也是有的,但還到不了是以就想撤除王貢的境地。畢竟裴丕等人跟他隻馳名義上的親眷乾係,比起打仗頻密,從而多少培養出了一些豪情來,遠遠不如王貢。
“華人慾與我爭雄於江上,必造舟師,或出三巴,或出巢湖。其主力必渡江直指建康,有鄧伯山守備石頭,明公複破其巢湖舟師,東下橫江,則必不能渡,強渡則斃。若複有舟船出三巴而向荊襄,則唯令兄處弘(王含)牽絆之,明公待平東寇後複西,亦不難取勝也。”
裴該之以是準予王貢跟隨裴通北上,並非如裴詵所說,要先把那“毒士”放諸荒遠,然後再找機遇清算——真如有此心,他大能夠密令裴通動手嘛。一則蠻夷之事向來難弄,確切需求王貢之類的人物幫手裴通;二則他也但願王貢就此能夠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從而落得一個好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