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平戎策[第4頁/共5頁]
以是遊遐之意,此番戎亂,起事的都是些小部族,至於大部族,隻要我們及時拿出應敵手腕來,而不坐觀亂事如同星火燎原般四周伸展,那些酋大多數不傻,是不會等閒往這火坑裡跳的。
這場動亂,最後就是被遊子遠安定下來的,他主意向劉曜請命,將兵五千,宣言大赦亂眾,成果軍次雍城,就有十多萬氐、羌昂首而降;隨即進軍安寧,討平句氏宗黨五千餘家於陰密,並迫使陳安出城郊迎。
遊遐畢恭畢敬地聽裴該解釋,完了點一點頭,彌補說:“明公所言是也。倘若隻是按一丁戶為計,戶足五十畝,則租賦雖重,百姓亦一定不能接受。但是就臣所知,永嘉之前,渭穀膏腴之地,多為官宦所占,百姓戶可二十畝,已算中產,還如何籌措田賦啊?二十畝,不過丁女課田之數,男人即一丁亦無可極力,況不足丁,因何求活?
恰是因為陳安久在隴上,威名素著,且熟戎情,纔不能放他回略陽、天水間去――本來汗青上,他但是振臂一呼,就號稱在彼處拉起來十萬晉戎雄師的啊!即便將來要用陳安領兵,在裴該想來,一則兵不成過萬,過了萬估計陳安把控不住;二則,必將用以他處,而非隴上。
“另有其三,有官有品者,皆分祿田,可庇佃客,不課租賦,乃至於……可蔭親族……”
隻是對於那些懷有野心的大部酋大來講,這時候造反機會很差。倘如果關中大亂,或者胡寇進逼,那麼趁亂而掀起反旗來,就有相稱大的能夠性擴大權勢,攻城取邑;但是裴該已定關中,胡寇二十萬一朝覆亡,根基而言,外無急患,你這時候造反,不是本身往刀尖上懟嗎,如何能夠有勝算呢?
“明公欲平天下,先須保安生民,使民得食,纔有望積聚。今雍州百姓,多歸屯所,既許以三年後編戶分田,則收繳雖眾,亦不傷民氣……”
裴該覽書不由皺眉――這倆名字有點兒耳熟啊……
裴該撚鬚沉吟,很久以後,俄然開口問道:“卿覺得,裴使君在秦州所為,是否正路……”想一想,如此發問實有偏差,便即改口道:“其於國度,無益有利啊?”
――――――――――
陶侃同意其意,並且說:“臣方遣人如前所議,在馮翊北部段段築堡,向北方推動,以期於年內到達高奴;而甄將軍於河東,亦與劉粲對峙。關中糧秣物質,本便不敷,當此時也,實不宜大動兵於秦州,調用三五千軍,恐怕已是極限。”
裴該內心正含混呢,心說我跟你說戎亂的題目,你為甚麼跟我論起賦稅來了?直到聽聞“戎勢乃漸強”一句,精力方纔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