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華軍的新穀[第2頁/共5頁]
“祖元帥率兵於火線奮戰,所可倚靠者唯朝廷罷了,豈能不常加供輸呢?”
祖元帥究竟是如何想的呢?
不過趙軍方麵,糧秣調運也很捉襟見肘。去歲滎陽之戰,敗北之軍,那裡還能顧得上糧草物質?天然於路拋棄,多數為祖軍所緝獲。石勒是以不但把襄國及周邊府庫的存糧全都將出,以資供火線將兵,乃至於用孔萇之言,派出遊騎掠取民家之糧——若非如此,恐怕王陽、蘷安他們早就斷頓了。
楊清擔負兵部侍郎,於軍政上,首要賣力糧草物質的兼顧、調撥,以及軍器的製造、存儲,其人善於謀算,在長安時為郭默之副,就已經表示出了不俗的才氣——起碼比他兵戈的本領要強。
隨即解釋說,我們此前獲得的諜報不會有假,華人兩線作戰,於糧秣物質上必定也捉襟見肘。則此前多次欲劫其糧卻不能得,如何這回能夠順利搶返來兩車糧哪?這車軸斷得也太是時候了吧。
等歸入三台後,翻開糧袋,一瞧全都是黃澄澄的新穀,顆粒飽滿,芳香撲鼻。王陽、虁安、郭敖等見狀,不由嗒然若失,相顧道:“計天時,河上糧運已通,而華人複得糧如此,還當如何抵抗啊?”他們吃得飽飽的,我們這兒可將近斷頓了,這仗還如何持續打呢?
轉機的呈現,是在數日以後,據哨探稟報,又一批糧車從安陽方麵送抵臨漳。蘷安乃親率精銳五百騎繞路兜截,華軍聞警急馳,卻獨占兩車轂折不能行,其伕役見羯騎抵近,便即一鬨而散,蘷安乃取車上十數斛穀而還。
祖逖既敗一陣,折損一大將,多少有些悶悶不樂,相反的趙軍中倒是一片喧騰。張賓使蘷安、王陽等宣佈士卒,說張平乃是祖軍中第一大將,為祖逖的左膀右臂,現在既斬此將,可見天不亡趙,隻要諸君服從奮戰,必有撥雲見日的一天。動靜傳到襄國,石勒大喜,也破天荒地將出一罈美酒來,與朝臣們共飲。
但在這條時候線上,因為各種啟事,導致張平、樊雅俱無二話即投奔祖逖,竟積功而成大將。並且張平還在對羯戰役中壯烈就義,不但多了幾年壽命,並有流芳青史之望。可見人生境遇,實為期間潮流所擺佈啊。
楊清從速跪地請罪,然後辯白論臣不是這個意義,隻是擔憂祖元帥用非其人,在糧草辦理上,不象我們這麼嚴格,其間縫隙或許很多。倘若能夠堵上那些縫隙,再重新計齊截番,或許後勤壓力不會那麼大吧。
楊清又要包管倉儲無虛,能夠因應特彆環境所用——比方說,此番拓跋南侵,不就是事前料不到的特彆環境嗎——又要供應祖軍起碼三月之需,被迫東挪西湊,當真是忙得焦頭爛額。故此他纔對裴該說,我細心算了算,感覺火線糧食應當夠吃啊,即便遵還是關中軍的發放額度,也不該該那麼孔殷地要求朝廷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