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想出了一個好東西[第1頁/共3頁]
小魏愣了:“啥是水泥?”
金鄉看著熱火朝天的工地,不由微微吃驚:“李縣伯這是……要何為?”
“啥道理?抹上濕泥再鋪乾土,這不是脫褲子放屁麼?”
彆的莊戶都在賣力打樁,小魏卻偷懶蹲在一邊跟他談天,這態度起碼得扣他二兩糧食。
李欽載蹲在水溝邊思考好久,然後拍了鼓掌站了起來。
不但是挖窯,去四周山上彙集石灰石和黏土,派人向長安工部要鐵礦渣等等,都需求很多人手。
提筆在紙上大抵寫下步調,又畫了幾張燒窯的圖紙,墨跡未乾便將紙摺好往懷裡一揣,出門大聲道:“阿四,叫上咱家部曲,另有莊戶,籌辦挖窯!”
李欽載覺得災年給莊戶們發糧食就是施助,實在莊戶們想要的並不是糧食,而是災年裡有一條除了種地以外的活路,哪怕地裡顆粒無收,他們還能仰仗一身力量為婆娘孩子掙來糧食,餵飽百口。
崔婕卻不依不饒道:“另有另有……”
說來不是太難,但也並不簡樸。
說完李欽載便回了彆院。
小魏難堪隧道:“可挖渠就是這麼乾的呀,不然能如何?”
在這個靠天用飯的年代,能安然順利長大的莊戶都不輕易。
挖窯工程不小,李欽載要挖的不但是一兩個窯。
“保管個啥,挖個破窯要啥秘方?燒窯挖出來,明眼人一眼就看懂了,秘方有啥用?從速去辦。”
用於民生,基建狂魔必備物品,任何修建用了它都會變得堅不成摧。
“夯土這道法度先停了,大師去乾點彆的,彆的分出百來號人給我,我有效。”
比擬老魏的老不端莊,小魏……看模樣也端莊不到那裡去。
不但要辛苦耕作,還要打獵,挖野菜,將各種能吃的東西都彙集囤積起來,隨時籌辦應對天災。
李欽載明白了莊戶們設法,深為敬佩,因而再也不提“施助”倆字了。
水泥這玩意兒還冇麵世,唐朝人底子不曉得它感化。
至於高溫需求多少度,不管了,先燒了再說。
挖渠不是挖開一條溝,過程並不簡樸,挖開溝後還要不斷地夯土,將溝裡的土夯實,然後抹上濕泥,再鋪一層乾土持續夯。
靠出售勞力掙糧食,哪一代都能堂堂正正做人,走出去還是頂天登時的男人。
劉阿四道:“五少郎又弄出了新東西?圖紙小人幫您保管了,轉頭派人快馬送返國公府,毫不讓外人偷了秘方。”
不到一天時候,甘井莊已堆積了數百號青壯勞力。
“另有甚麼?”
崔婕輕笑道:“夫君與凡人分歧,他的腦筋裡總有一些奇特動機,偶然候不知不覺便造出一個新東西,並且很好用。”
工地上熱火朝天,三五個男人精赤著上身,合力抬起一根細弱的原木用力往地上砸,工地上到處都是人形打樁機,個個都是電動小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