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避禍托庇林家門[第1頁/共4頁]
相處日深,又有恩典在前,總不成能鐵石心腸。
初時她隻是感激林如海收留庇護之恩,仗著年事小又是長輩,便常常燉著湯水略儘情意。然林如海雖忙於公事,又不管府務,卻叮嚀管家細心顧問,經常問起她的近況。林家下人大多本分儘責,內宅並無女主子,又見老爺如此正視,誰都不敢驕易,她在林府過的甚是安閒快意。
“都說偷得浮生半日閒,可貴伯父本日休沐,怎不邀三五老友出門踏春?許出去逛逛,能做出幾首好詩來讓侄女兒拜讀。”林青筠一麵將烏黑的湯盅擺在桌上,一麵言語輕巧天然又熟稔的打趣。
“何至於此,外祖母極心疼她,必不會使她委曲。”
林青筠天然也曉得,若非因著女子不能議論外男,她當真要獎飾幾句。
勉強將翻滾的心境壓住,立即急聲叮嚀福伯:“從速安排車馬行人去賈家將蜜斯接返來,就說我病了,非論賈家有何說辭,務必將蜜斯接返來!”
聞言林如海如同頭頂一個驚雷,哪怕他再矜持才情策畫到底是個男人,對內宅之事到底不能考慮全麵,經此一席話才如夢初醒。
將特地熬煮的湯水盛了一碗,端給林如海:“伯父上回說這個湯味道好,我特地跟廚房裡孫大娘學的,伯父嚐嚐侄女兒技術如何?”
此時的林如海隻擔憂賈寶玉似幼時般惡劣不堪,暗惱當初未曾細心機慮便送女進京。幸而相互隻是流露了意義,並未有商定落於紙上,若那寶玉當真混賬,他自不能害了女兒。
進入三月以來林如海已病了兩回,雖是小病症,但身子抵當力差了是究竟。林青筠很擔憂,她記得原著說林如海是在林黛玉十歲擺佈死的,她比林黛玉大兩歲,林黛玉本年已九歲。
她與林如海能有現在靠近,乃是決計儘力的成果。
最後林如海隻覺此女雖出世鄉野,小小年紀又遭遇大變,卻未一味抽泣哀憐,反倒沉寂慎重,言談不俗,自有凡人不及的堅固乃至世家之風,可見其父教女之功。且喜她愛讀書,知禮節,毫不會無端提起賈家,擔憂黛玉。
說來這張鳴讀書上很有天稟,婚事上卻頗多盤曲。前人結婚早,張鳴十五歲時說了一門親,未等過門女方卻抱病亡故,至十九歲時方結婚,哪知其妻出產時難產,一屍兩命。前人科學,加上張鳴才華不免遭人妒忌,便傳出了些不好的流言,乃至於其妻亡故一年後張家欲再為他說親,竟都是些不堪人家。張鳴為此發恨,一門心機隻讀書。眼下中了貢生,還愁找不著好婚事?
林如海聞談笑道:“她在外祖母家好好兒的,何必千裡馳驅返來,等過一二年身子好些再接她返來也不遲。”
“你但是曉得甚麼?”林如海問。
林如海正在看邸報,當朝會試停止是在三月,四月放榜,蒲月初殿試。邸報登載了這屆會試上榜的三百名貢生,因會試是分地區按比例登科,林如海起首看的便是南部貢生,前三名皆是夙來馳名的青年才俊,看到第十名時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