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1頁/共2頁]
親身聯袂將韋妃送下“芙蓉亭”並目送她身影遠去以後。李適方纔回身重入芙蓉亭中麵帶不悅之色道:“朕已看過崔卿家所奏本章的節略隻是此事政事堂中已有定斷朕也是深覺得然卿家一心報效朝廷朕嘉許你這分子忠心隻是此事就不必再議了。”
聽到天子的這一番調笑之言尚不待崔破答話卻有一個於亭側侍侯的小黃門忍耐不住的悄悄‘嗤笑出聲李適聞聲頓時收起臉上絲絲笑意將一副冷冷的目光盯了疇昔。正在那小黃門受不住這無形威壓欲待跪下告饒之時李適倒是微一揮手道:“來呀!將這賤奴給朕拉下去打也好讓宮裡人學學端方。”話聲雖是輕描淡寫但他卻並不言說到底要擊仗多少這一道旨意看來竟是要將這小黃弟子生打死為至。
若說天子陛下剛纔因被打斷了他的遊西內苑之興而心有微怒的話。此時一聽到崔破言及“安定四鎮”四字。李適頓時髦致大增。全然忘懷了剛纔的不快他久有立平四鎮之意隻是常常將此事與政事堂中諸位親信臣子言說時。換回的必然是“還請陛下暫做啞忍”的答覆竟是無一人願就此事與之深談隻讓他愁悶不已。是故此時聽到崔破所言隻覺舒心已極且非論他所言說的是否精確單此一份不時不忘滅四鎮的心機也足已讓大覺“知音難覓”的李適對崔破更添三分好感。
他這邊尚自深思不已卻聽那站立的崔破話鋒一轉續道:“隻是臣想叨教陛下於兩軍決勝之時又是何物最能定奪雄師勝負?”
這番景象本在崔破意中乃揚聲續道:“今時之戰事不管如何譴兵置將但是究其本源當取決於民氣、賦稅四字。民氣向背決定戰事之結局曆代多有闡述。本朝也有太宗陛下的‘載舟覆舟’之說小臣就不於此處再行贅言。倒是這‘賦稅’二字關乎四鎮之戰之成敗尤其緊急。實不成等閒視之。”說道這裡隻見李適一聽“四鎮”兩字公然眼神一亮精力一震的崔破更辦理起三分精力細道:“兩軍戰事一起這仗實在就是打的就是金山銀海。冇有賦稅雄師便是動一步都難遑論想要奔走火線將士浴血奮戰?朝廷與四鎮相較占地之廣。數十倍之;人丁之眾更是百千倍之但是為何會坐視其放肆一方、鄙視朝廷?除卻諸般啟事以外微臣覺得相稱首要的地點便是朝廷太府庫中空真假在是打不起仗。如此賦稅不豐、供應難繼縱使陛下以聖命強召士氣低靡之下也是結局堪憂。設若朝廷賦稅多有行微臣於晉州所施之募兵之策。放還現時軍中老弱廣招四方青壯當兵與四鎮之戰不求定之功與其纏鬥彼地狹人少、彌補不易。長此耗損之下必然後繼乏力如此安定四鎮之戰便是譴一中將也足能大勝之不必朝廷再過憂心。”
一言既畢見李適微微一愣後並不接話。崔破知他必有不信之意乃靜下心機細細為他解釋道:“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而我朝威令行於東南故蠻夷呼中國為唐。其所平常用度多為唐裝、漢法之類。由此觀之本朝與東南海上諸邦交結之密。微臣自理蕃院查知今時之嶺南道廣州已有長住蕃商逾十萬人。而臣於門下省幫辦之時更曾經參閱天寶十年嶺南節度使之奏章此中有‘海中有婆羅門、波斯、崑崙等舶不知其數;並載香藥、珍寶積載如山。獅子國、大石國、骨唐國、白蠻、赤蠻等來往居住種類極多’等語由此可見嶺南海上貿易之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