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龍爭大唐 - 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

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1頁/共6頁]

國與國之間向來冇有甚麼友情之說,有的隻是赤/裸裸的好處糾葛,這一條不管放在哪個期間都是顛簸不破的真諦,隻不過這話提及來倒是輕巧得很,可真能瞭解其內涵的人卻又有多少,彆說科技資訊不達的當代了,便是科學技術高度達的後代,真能將此條貫徹到實際施動中的又能有幾個?究其根本來說,滿是儒學所倡導的“仁恕之道”惹的禍,就貞觀年間來講,能清楚地熟諳到這一點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除了李貞這個穿越而來的傢夥非論外,恐怕也就隻要一代大帝李世民對此點稍有所熟諳,可惜的是李世民雖模糊窺視到這一真諦的奇妙,然,其在行動的挑選上卻實在是有些子令人不敢恭維,到目前為止走得還是是當年漢武大帝的老路――重武力討伐,輕政務管理,玩的也是和親以調換邊疆的臨時安寧,除此以外並無新意。

漢朝初年的和親政策還能夠說是因國力、兵力遠不及匈奴,隻能靠送女人、財寶來調換臨時的戰役,可到了大唐年間,大唐的國力、兵力已經是天下上最強的國度,冇有之一,大唐就是當時的獨一軍事強國,這等環球無敵手之際,卻不思進取,不得不說李世民所采納的關中本位政策實是種短視的行動,當然,這也是期間眼界之所限,倒也不好怪到李世民頭上去,故此,固然李世民平生兵馬,滅國無數,被尊稱為“天可汗”,然,卻未能真兒個地做到統禦四方,就這個意義上來講,其文功武略上略有瑕疵,反倒是後代出身於遊牧民族的滿清政權在這一點上做得極好,當然,滿清之以是能做好統禦四方的事情,除了滿清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出身,曉得遊牧民族的狼性地點,能因地製宜地分化崩潰以外――大封蒙古諸部酋長為王,這就形成了蒙古草原上各處都是王爺,誰也冇法號令誰,使得蒙古諸部冇法連合在一起,更首要的是滿清政權充分接收了前朝曆代關外政策的經曆和經驗,重視文明異化,這纔有了滿清初年的強大與邊疆的寧和。

李貞位份上是大唐之親王,可實際的職位卻隻是安西多數護府的都督,雖說位份不低,可也高不到哪去,似這般諸國派使節前來為其恭維的事兒但是大唐獨一份的,彆說大唐了,實際上自有史以來就冇有哪位中心政權的處所大員能享有此等殊榮,光榮已極之際,卻也不是冇有隱患的,畢竟禦史筆如刀,不是擺著好玩的,是故,一獲得諸方使節出動的動靜,李貞便已將此事八百裡加急轉呈禦覽,隻不過因著當時恰好碰到太子入主東宮的事情,朝中重心不在外事上,故此,李世民始終未曾對此事表過態,直到了四月初,李貞之子李純的滿月日子將至之際,李世民纔派人送來密旨,那上頭就隻要一句話――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