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唉!史閣部!孰人壞我半壁天下?[第1頁/共5頁]
“第一,將全城戶口,分強大哥幼,詳加調查,遴選年青力壯的男人,構成義兵,分班上城,定時調班。”
關卓凡微微一笑,“竹兄,你也會說阿諛話了――不過,我倒大抵能夠居之不疑!”
揚州城破以後,多鐸以揚州不聽招降為由,命令屠城,是為“揚州旬日”。
“這……”
“至於為甚麼欲立‘疏宗’潞藩――”關卓凡說道,“就是因為潞藩是‘疏宗’纔要立他!”
“老福藩”,即弘光帝的父親,老福王朱常洵。
趙景賢愣了好一會兒,說道:“史可法檄調各鎮援兵,但是,無一至者……”
“第三,嚴加盤詰過往職員,清除內奸。”
陳拱辰,即陳明遇,字拱辰,“江陰三公”之一,高宗賜諡“烈湣”的。
趙景賢心想,之前,老朱家也“彆扭”過這麼一回的――成祖不就是“接”了他侄兒的位子嗎?
“呃……東林。”
“著啊!”關卓凡說道,“神宗和鄭貴妃想廢長立幼,東林果斷反對,兩邊你來我往,甚麼‘妖書’、‘梃擊’、‘移宮’的幺蛾子,都是阿誰時候鬨出來的,最後,鄭貴妃終究不逞,老福藩隻能乖乖去洛陽做他的福王――”
那種非常的激憤,又出來了。
趙景賢呆了半響,緩緩點頭,“王爺睿見!”
趙景賢正色說道:“王爺,究竟如此,實非虛諛!”
“就是說,”趙景賢麵色凝重,“如果史可法不存流派之見,一開端就以倫序擇福藩繼位,也就冇有藩鎮盤據這一回事兒了!”
趙景賢悄悄透一口氣,正想說話,關卓凡又搶在裡頭了:
“潞藩。”
“潞藩賢嗎?”
“是的!”關卓凡說道,“並且,也冇了那麼多冇完冇了的黨爭!”
說到這兒,心中一跳,彷彿已模糊曉得王爺的意義了――
再頓一頓,“還不止――這班將領,不但不奉他的調,更幾近都投降了本朝,掉過甚去,反成了攻滅南明的勁旅!――這就是他史閣部馭下的本領!”
“這個……朝中反對福藩繼位的聲音很大啊!”
這確切不對勁兒啊!
“反觀史可法,”關卓凡持續說道,“做了些甚麼?――除了檄調援兵、毫無成果以外,甚麼也冇做!乾耗著!耗到城破身故,耗到幾十萬揚州人跟他一起,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
“兵力再薄弱,”關卓凡說道,“到底另有劉肇基、何剛的兩支兵;江陰呢?有一支端莊的兵嗎?人家守了八十一天,他史可法隻守了半天,如何說?”
關卓凡點了點頭,“是啊!如果是桂、惠二藩秉承大寶的話,就變成了叔叔接侄兒的位子――那不是太彆扭些了嗎?”
“此中的木銃、撾弩,很成心機。”
“啊,不,史閣部也是做了點兒事情的,他寫了遺書――專門登上揚州城西門樓,擺開架式,吮毫搦管,一口氣寫下了四封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