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心有靈犀?其實是心痛得無法呼吸……[第1頁/共4頁]
這個“探海燈杆”,乃是兩根粗大的綠漆木柱,各自主於漢白玉底座之上,間寬丈半,高四丈有多,上托一架半圓形透雕龍紋的鍍金銅梁,一眼看疇昔,全部形製,如同一座氣勢恢宏的拱門。
慈安說的冇有錯——“青芝岫”體量如此之巨,開采當然不易,運輸特彆困難,江南到北京兩、三千裡的路程,真要將它從產地運到北京,不曉得要破鈔多少人力、物力?
湖風浩大,敦柔公主氣度大暢,笑著說道:“皇額娘,此處大佳!叫人不能不做濠濮間想!”
走出宮門,便是船埠。
轉過“青芝岫”,便是樂壽堂的宮門,穿堂殿,麵闊五間,敦柔公主心中暗道:比玉瀾門大呀!
哦,您的“風趣兒”,是這個意義啊。
“樂壽堂的規製,彷彿……比玉瀾堂要大一些?”
啊?
敦柔公主並不感覺,“東邊兒”皇額孃的話,那裡“風趣兒”了?反倒有些替“西邊兒”皇額娘難堪——畢竟,這塊“天字第一號”的奇石,是擱在樂壽堂,不是玉瀾堂。
敦柔公主擁戴的笑了一笑,“這個名字好——貼切的很!”
“話還冇有說完,我們姐兒倆就一起瞪他,他從速說道,‘臣講錯——兩位皇太後曲解臣的意義了!臣是說,若冇有輪船、火車,將‘青芝岫’由江南運到北京,天然浪費無數人力、物力,確切為賢君所不為;不過,有了輪船、火車,將‘青芝岫’北運,固然還是破鈔甚多,但畢竟不是不成設想了。’”
頓了頓,“她或許是客氣,但是,態度果斷的很,我冇有體例,拗不過她,隻好照她的意義辦了。”
微微一頓,“因而,都拿這盞大汽燈叫做甚麼‘水月燈’。”
“是,女兒見到了。”
頓了頓,劃重點:“並且,清漪園的時候,並冇有這個‘探海燈杆’,隻在修頤和園的時候,才折騰出這個花腔來。”
“這個船埠——”慈禧指了指宮門上頭的匾額,“叫做‘水木自親’,他譬解的時候,就提過‘濠濮間想’四字——你們小兩口,倒是心有靈犀呢!”
然後,抬開端來,向上看去。
再細看,銅梁上,兩條龍紋,中奉一顆紅色銅珠,銅珠下有滑輪——想來,那盞所謂“水月燈”,就是吊掛在這個處所了。
慈禧卻冇有任何為難的模樣,“我說,‘姐姐說的非常——不過,如果‘青芝岫’是太湖石,就必然還在太湖邊兒呆著,不會呈現在這兒——我們如何會做徽宗天子的那種荒唐事兒呢?’”
“唉,實在呢,”慈禧說道,“當初我的意義,是你‘東邊兒’皇額娘住樂壽堂,我去住玉瀾堂,但是,她死活不肯,說她喜好看水,住玉瀾堂,站在窗戶邊兒,望出去,就是好大一片水,住樂壽堂,還得走出大門,纔看得見水,以是,必然要住玉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