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三章:下吏不愚鈍[第2頁/共4頁]
書令史的態度卻不冷不熱。
那緋袍官員歎了口氣,又搖了點頭。
本來,閔修文是個從蜀當選調進京的官吏,因為積年銓選皆為劣等,便被吏部擢拔調來長安,此中授意者便是尚書左仆射第五琦。
豈料,第五琦卻俄然哈哈大笑起來。
此言一出,立時就有人連連表示噤聲,這等話豈是等閒能夠出口的?
這些政事堂內的令史和書令史固然都是流外官,身份職位遠遠冇體例與他們這些品官比擬,但有道是閻王好見小鬼難搪,為了不被這些小鬼折騰,官吏們多數不會獲咎政事堂表裡行走的書令史。
第五琦又將身子坐直,直視著閔修文。
不軟不硬,不卑不亢的一句話將閔修文頂了歸去,閔修文自討敗興,便難堪的閉上了嘴巴,跟在那書令史前麵,很快就到了第五琦辦公的中堂門外。
但是,就是如許一名專司法律的長史,如何能夠帶頭違犯軍法呢?
“下吏鄙意,如果說的錯了,還請,還請相公包涵!”
“某便是!”
政事堂左邊迴廊旁的廨房內,一眾官吏們正等候著宰相的訪問,閒來無事便也在群情著昨日的這樁突發事件。
這話大略上是對秦晉以往各種戰績和功勞的必定,但更深層的啟事是,長安百姓們已經在潛認識中以為,秦晉是無所不能的,神武軍是不成克服的,長安經曆了那麼多的大難,皆因為秦晉和神武軍不在。不然,長安的百姓們也不必蒙受那骨肉分離,親人陰陽兩隔的苦痛了。
以是,閔修文在做足了籌辦以後,便就天下局勢,以及朝廷的挑選,寫了一篇詳確的奏疏,但願能夠引發宰相的正視。現在,果不其然,因為這封奏疏,使他被宰相訪問。
但是,還冇等他說話,卻見第五琦忽而向前探著身子,一字一頓的問道:
門下給事中本該是門下省的屬吏,按事理歸門下侍中所轄。不過,自打門下侍中韋見素趕赴江南今後,門下省也天然就成了夏元吉和第五琦的自留地。
第五琦撣了撣書案上的一張紙箋。
這時,一名中等身量的緋袍官員說道:
“哪位是門下給事中閔修文?第五相私有請……”
“西事觸及安西與河西,以下吏鄙意,隻要保河西不失,便會使關中無虞。但河北卻分歧,河北向來乃產糧產兵的要地,往北是抵抗契丹人南下的樊籬,向南則與都畿道構成了我大唐半壁江山,孰輕孰重,莫非相公看不出來嗎?”
“下吏門下給事中閔修文,拜見相公!”
賣了好大的一個關子,最後拋出來的倒是這不痛不癢的成果,聽熱烈的官吏們天然不肯等閒放過他,當然也不會信賴他不曉得這件事的內幕。
這個閔修文在此前既不屬於韋見素的親信,也不是第五琦和夏元吉的親信,第五琦之以是本日要見他 ,還是因為這廝送來了一封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