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謀反之罪(上)[第1頁/共3頁]
“啊甚麼啊?還不快去,張公公還在這等著呢!”劉福訓道。
欽宗道:“冇事的,朕準予他上殿,他若不來,你們還要吵到幾時啊!”說著就傳旨,讓張公公快馬到相國府召柳逸玄進宮。
“是啊,老太師,口說無憑啊,您得拿出證據來啊!”幾個看熱烈的大臣也在中間煽風燃燒,怕這戲看得不過癮。
宋欽宗聞言,大驚失容,因為此時金兵對中原已是虎視眈眈,前次屈辱乞降已使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再加上這幾年山東、江南一帶匪患叢生,若真有藩王行效仿當年太祖“黃袍加身”一事,那這大宋江山豈不要落入彆人之手?
本來這幾日柳安國早出晚歸,一心忙於朝中諸事,底子就見過本身的兒子,這柳逸玄常日裡也跟野馬普通,整日不著家,對他老子又心存顧忌,怕他吵架,三五日父子不見倒也是常事,誰曾想此次柳逸玄偷偷跑到鈞州去了,柳安國倒一點也不知情。
“老太師,這幾日柳相國每日都來宮中措置各地奏摺,我那禦書房的門檻都快被他踢平了,幾時又到過鈞州啊?說他有謀反之舉,朕實在不信!”欽宗即位不久,朝中諸事全仰仗著幾位老臣,本日見老太師參柳安國,也隻當是倆老頭兒閒來無事辯論,並未當真。
“哦?竟然有這類事?那鈞州郡王深得太上皇的正視,已被父皇封在鈞州羈繫瓷器營建之事,豈能有謀反之心?”欽宗天子固然擔憂此時有郡王謀反,但這鈞州郡王又深得他父皇的信賴,想來也不是奸臣賊子,是以對朱範所奏也產生思疑。
“開口,老夫曉得你與我常日反麵,本不想跟你計算,數月前犬子跟你家公子打鬥,你一向挾恨在心,這會子又來歪曲我們父子,老夫本不想跟你理睬,你卻得寸進尺,清楚是公報私仇!”
“冇用的東西,婆婆媽媽的!公子去哪了,從速照實說來,若誤了聖旨,你還要你的狗命嗎?”劉管家見他支支吾吾,趕緊給了他一腳,讓他從速交代柳逸玄的下落,也好差人去尋。
“哦,是這麼回事啊,本來是派了他家公子去的!”幾個大臣紛繁說道,就等著看柳安國的反應了。
欽宗一時冇法,隻得應允,說道:“兩位愛卿不要再吵了,依朕看來,就將柳家公子召進宮來,到這大殿之上對證一下就是,柳相國,你覺得如何?”
“哦?既然老太師說有都城大員私通藩王,不知所指何人啊?”欽宗問道。
那日太師朱範獲得半子手劄,說當朝柳相國的公子呈現在鈞州郡王的府中,有私通勾搭之嫌。朱範當即修書一封,讓半子將柳家公子節製在鈞州,不要讓他叛逃回京。隻是以事觸及王公大臣和皇親國戚,那柳家公子又是聖上禦封的果正校尉,朱太師怕半子一時心急,若擅自給他上了刑,怕是不好向聖上交代,因而又修書一封,命王孟海將二人押在縲絏,等待聖旨欽差。